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杂交育种专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3:59:52
文档

杂交育种专题

杂交育种专题1、杂交育种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3、育种方法的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常用方式①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优―→自交②选育杂种:杂交―→杂交种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空间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再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育种程序优点①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②操作简便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
推荐度:
导读杂交育种专题1、杂交育种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3、育种方法的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常用方式①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优―→自交②选育杂种:杂交―→杂交种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空间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再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育种程序优点①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②操作简便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
   杂交育种专题

1、杂交育种

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3、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常用方式①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优―→自交②选育杂种:杂交―→杂交种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空间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再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

育种程序
优点①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②操作简便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且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②所得品种为纯合子

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缺点①育种时间长②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有很大盲目性)

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只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应用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高产青霉菌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快速培育矮秆抗病小麦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转基因“向日葵豆”、转基因抗虫棉
4、培育显性基因(A)控制的优良品种

5、育种方式知识简图

1、如图是无子西瓜的培育流程简图,依据图解和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影响着丝点的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母本虽然授以二倍体父本的花粉,却无法形成正常的卵子与精子结合

D.无子辣椒、无子番茄的繁育过程与无子西瓜类似

【解析】 四倍体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来自母本,细胞内含4个染色体组;三倍体母本减数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无子番茄是在未受粉时,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处理雌蕊柱头所得,与染色体变异得到无子西瓜的繁育过程不同。

【答案】 D

2、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解析】 诱变育种的生物学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和不定向的特点,故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故B错误。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产生的新品种全为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全为纯合子,故C错误。二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成为四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和原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是高度不育的,故D错误。    

【答案】 A

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③产生④的过程,是基因中碱基数量发生了改变

B.经③产生⑨的过程可以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经③产生⑧的过程,若获得显性纯合子需多次测交

D.⑩植株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解析】 由③产生④的过程属于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经③产生⑧的过程,若获得显性纯合子可通过多次自交;秋水仙素通过抑制有丝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最终可获得多倍体,⑩植株体内处于有丝后期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 B

4、已知伞花山羊草是二倍体,二粒小麦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杂种P获得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异源多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产生的杂种Q中一定含有抗叶锈病基因

C.射线照射杂种R使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D.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解析】 A项错,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异源多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B项错,由于等位基因分离,杂种Q中不一定含有抗叶锈病基因;C项错,杂种R中抗叶锈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对,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 D

5、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 无芒×♀有芒(AA×♀aa)

B. 无芒×♀有芒(Aa×♀aa)

C. 无芒×♀无芒(Aa×♀Aa)

D. 无芒×♀无芒(AA×♀Aa)

【解析】 本题考查育种原理及其应用的知识。A选项中,♀、 ♂个体均为纯合子,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组合,其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即显性性状,若 ♂无芒个体中A突变为a,则杂交后代将会出现有芒和无芒,A选项适合;而B、C、D选项中,其亲本♀、 ♂个体均有杂合子,故通过杂交实验无法检测 ♂无芒个体中的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

【答案】 A

6、图中,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⑤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④和⑤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间期

C.③→④过程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③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④过程与⑤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解析】 分析题图,①→②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目的是获得AAbb个体,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④和⑤过程都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③→④表示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其中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B

8、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与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⑤⑥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图中A_bb的类型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

D.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性核酸内切酶

【解析】 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A正确;⑤⑥过程的育种方式是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B正确;图中A_bb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数量比是1∶2,经过③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C正确;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D错误。

【答案】 D

9、下面为6种不同的育种方法。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A―→B―→C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所用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是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K―→L―→M这种育种方法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

【答案】 (1)杂交 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 X射线、紫外线、激光 亚、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 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在细胞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5)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文档

杂交育种专题

杂交育种专题1、杂交育种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3、育种方法的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常用方式①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优―→自交②选育杂种:杂交―→杂交种辐射诱变、激光诱变、空间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再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育种程序优点①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②操作简便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