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 李铁山
第一部分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作为一场空前的文化盛宴,上海世博会以其融万邦风情、纳异域特色的文化吸引着人们驻足流连。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不辞辛苦游世博,希望借此开阔孩子视野,感受异域文化魅力。家长们的做法表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
D.优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2.近年来美国好莱坞根据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制作而成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轰动一时;而挖掘功夫、山水画等中国传统文化之作而成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也风靡全球。这启示我们(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文化产品 B.增强文化创造力,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
C.抵御外来文化掠夺和入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3.2010年5月19日,历时4天的第六届中国(深圳)文博会终于落下帷幕。举办文博会,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新形势下,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要做到( )
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③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在巴黎举办专场拍卖会,拍卖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估价为800万至1千万欧元,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最后拍卖活动由于厦门商人蔡铭超“搅局”而流拍。据此回答4—5题:
4.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师团积极奔走,希望终止佳士得的这次拍卖,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这是因为文化遗产(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能够展现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
5.圆明园的兽首来源于我国的十二生肖传说,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这说明( )
A.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 D.不同民族文化有相同的性质
6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这说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
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B.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对当今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D.具有两面性,有精华,也有糟粕
7.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特色和岭南标志性文化元素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2010年广州亚运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把跑道、五羊、“海上丝路,广州是起点”等代表着广州22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的元素结合起来,构图以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反映了( )
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会制约文化的发展
D.辩证否定在“扬弃”中实现了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9、以下分别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表明( )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世界性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先进文化具有时代性
10“五洋”是广州城市最为知名的一个标志,广州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乐洋洋”,五只羊分别有五种不同的色彩,包括蓝色、黑色、红色、绿色和黄色,分别象征着珠江、岭南文化、木棉花、白云山和“穗城”。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B.独特性的特点 C.区域性的特 D.民族性的特点
11.“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12“大风怏怏,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为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序》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④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 )
A.民族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 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C.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艰苦奋斗精神 D.民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14.2010年7月30日上午6时许,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巨匠钱伟长教授在上海逝世,“三钱”时代成历史回忆(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三钱”用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B.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1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7.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下列古语强调文化知识修养重要性的是:( )
A.世事洞明皆学问 B.仓廪实而知礼节 C.养心莫善于寡欲 D.腹有诗书气自华
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左右有幸观测了三百年一遇的太阳和月亮演绎的古老、亲密拥抱——日全食。据此回答18~19题。
18.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9.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20.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21.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不同于以往旧哲学,从而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伟大变革。这主要表现在( )
①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而不仅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且在历史观上也是唯物主义的 ②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③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唯物主义是辩证的,辩证法是唯物的 ④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太空,给国庆61周年送上厚礼。“嫦娥奔月”又演绎了一则美妙神话。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据此回答22—23小题。
22.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 )
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 B.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
C.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 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23.“人类将获得更多的太空知识”体现了哲理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4.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刚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盖上透明盖,跳蚤仍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试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
25.2010年11月1日,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体现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6.下列说法与“百闻不如一见”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语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
27.2010年7月18日,我国四川、广西等地相继出现“天坑”,直径从数米到几十米不等。其他国家如委内瑞拉也出现了一个直径30 米的大“天坑”。由此引起网络上各类关于“地球末日”的猜想。产生这种猜想的主要错误是:( )
A.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B.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联系与非本质的联系
C.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D.混淆了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
2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和作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分别是( )
A.实践性、客观性 B.客观性、实践性
C.客观性、阶级性 D.实践性、阶级性
29.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0.散文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采诗与散文之长,使散文的自由和诗的素质天然成趣、熔为一炉,故它以自己独有的风采立于文坛。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 )
①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事物发展的 ②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③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④实现新事物产生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主观题( 40 分)
31、材料一:2009年9月27日,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特殊意义。
材料二:当《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等海外图书风靡中国的时候,中国图书的海外之行却步履维艰。被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海外营销图书《狼图腾》,其英文版权仅仅卖了10万美元;中国创造销售奇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海外同样遭遇滑铁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图书历史题材多、当代题材少,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6分)
32、高二(11)班同学在学习《文化生活》课程中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他们对搜集到的下列材料进行分组讨论。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材料二: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总在会上代表第十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报告中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一小组同学结合材料一讨论了这样的问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就这一问题进行回答。 (6分)
(2)第三小组同学着重讨论了下列问题: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当代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如果你是该小组成员,试写出你的发言提纲。(至少3点、6分)
33、材料一:中国国家在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级会议上的致辞中,公开阐述“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其实跟这些年中国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包容性增长”是在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最新举措。
(1)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到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如何体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6
材料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适时调整和实施了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目前,在复杂的内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新的特征。2010年12月3日,政治局开会议确定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这意味着实施了两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将退出。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货币调整遵循的方原则。(7分)
34、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山东人重视了学习、欣赏齐鲁文化,却没有充分地挖掘出它的经济潜力。2008年9月29日,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闭幕,共获得投资800亿元。本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促成了文化发展观上的变革。山东人清醒的认识到:儒家文化是自己最大的文化资源优势,要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打好“孔子”这张关键牌。现在,山东人在党和的领导下,以孔子《论语》为营商“宝典”,以儒商精神打造“儒”文化产业,建设“儒”文化产业基地;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整合山东文化资源,生产具有儒学特色的“儒”文化衍生品;借助孔子的影响营销相关产品。“儒”文化正转化为巨大的财富,将有力地提升山东的综合实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山东是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的?(9分)
☆☆☆☆☆
☆☆☆☆☆
☆☆☆☆☆
☆☆☆☆☆
☆☆☆☆☆
☆☆☆☆☆
☆☆☆☆☆
☆☆☆☆☆
☆☆☆☆☆
☆☆☆☆☆
☆☆☆☆☆
考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答 题 卡
第一部分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二、综合题,本部分4题,共40分。
| 31、(6分) |
| 32、(12分) (1)(6分) (2)(6分) |
| (2)(7分) |
| 34、(9分) |
一、单项选择题,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C | B | D | B | A | C | D | B | A | C | B | D | B | A | D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C | D | C | D | C | D | B | A | B | B | A | A | A | A | C |
①振兴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产品,提高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2分)
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文化创新中赋予新的社会内容与时代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充满活力。(2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2分)
32.(1)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1分)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1分)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氏族的文化和睦相处;(1分)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咸分。(1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1分)
(2)①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分)
②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1分)
③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分)
④ 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提高文化鉴别能力。(1分)
⑤ 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1分)
⑥ 正确处理好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1分)
33、(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到包容性增长提出,是由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3分)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2分)体现了中国党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分)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货币。(2分)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科学判断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主动进行货币的调整(2分)③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
34、①认真分析山东的资源优势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3分)
②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生产具有儒学特色的“儒”文化衍生品,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
③要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打好“孔子”这张关键牌,借助孔子的影响营销相关商品,抓住了主要矛盾,坚持了重点论。(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