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复习依据
紧扣历史课程标准,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点,理清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拓宽视野,遵循2013年及前三年的中考思路,适当发展创新,适应2014年中考,形成一套有效的中考复习体系。
二、复习思路: 中考复习准备经历三个阶段,各时期具有不同特点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
2月23日—4月20日,找准考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认真研究历史课标,知识与能力要点,最短时期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依据教材将考点编成复习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点。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4月21日—5月18日,经过全面复习,再进行专题归类。全套教材有十几个专题,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等热点,前后相联,从结合点归纳部分专题。将每一专题的内容分好类,利用选择题和填充题的形式在课前一天发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上再与学生分析完成。课后再布置相应的材料题、问答题,加以巩固、理解。重点选择鄂尔多斯地方史、20世纪的改革、民主与法制、政治民主化、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史、全球化、国别史、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战争与和平、资产阶级改革与调整、重要人物、近代化等十几个历史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复习。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
5月19日—6月18日,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落实,对复习内容进行消化和巩固。考试说明是中考重要指导用书,把握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结合九年级每次考试的主观题,进行研究性复习。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参加到复习迎考中来。对于历史知识掌握好的同学应加以鼓励,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历史知识掌握一般或较差的同学,课后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误区,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时间安排
| 日期 | 复习内容 | 使用资料 | 复习要求 |
| 2.23--3.30 | 八年级上册 | 课文知识整理 习题:《能力要点》11、12、13年部分备考题 | 学生回顾、掌握基础知识,从知识整理上列出主干知识 |
| 3.31--4.6 | 八年级下册 | ||
| 4.7—4.13 | 九年级上下册 | ||
| 4.14—4.20 | 综合训练 | 自编搜集训练题 | 学生熟悉考试,规范答题 |
| 4.21—4.27 | 分解剖析四月调考题,整理三套试卷 | 筛选各地有代表性的习题 | 学生了解考试内容 |
| 4.28—5.4 | 近代化专题(中英) 河南地方史 农业问题 资产阶级、改革与调整 |
专题归纳 结合11、12、13年部分中考题和及内容,编成专题资料 |
利用诵读、选择、问答方式进行复习,学生通过专题重组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并从专题角度对某个问题进行感悟和思考
|
| 5月5日——5月11日 | 大国历史(大国崛起事件及总结) 创新 文明史重要历史人物 民主与法制 政治民主化 | ||
| 5.12—5.18 | 20世纪的改革科技 国际格局战争与和平统一与全球化 | ||
| 5.19—5.25 | 考题训练、分解、剖析 | 各类精选考题 | 学生了解所有考试类型 |
| 5.26—6.1 | 选择题归类原题、变形,适度拓展练习 | 整理四套试卷形成考点知识归纳 | 学生早自习诵读考点知识归纳,比较熟练从知识归纳中找出答案
|
| 6.2—6.8 | 主观题归类原题、变形,适度拓展练习 | ||
| 6.9—6.18 | 综合训练题 | 2套中考模拟 | 规范答题,训练技巧,关注临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