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课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2)能根据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作出函数图象,并根据图象给出指数函数的性质.(3)能根据单调性解决基本的比较大小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指数函数概念,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在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时,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规律,要求学生自己作出特殊的较为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类比地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并通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当底分别是01的性质。 3. 重难点:(1)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2)指数函数的描绘及性质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其中>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 式子叫做根式,这里叫做根指数,叫做被开方数.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 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结论:当是奇数时, 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 (2) ; (3) .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导入:问题1.某种细胞时,由1个成2个,2个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x次以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的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去x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y米,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 [师]:这两个关系式能否都构成函数呢? [生]:每一个x都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因此按照函数的定义这两个关系都可以构成函数 定义: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 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定义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为什么不能是负数、零和1. 以上哪些是指数函数?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注意内容: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 指数函数的图象如右图: 根据解析式我们要作出函数图象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生]:(共同回答)列表,描点,连线. 4.指数函数的性质
| 图象特征 | 函数性质 | ||
| 向x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 函数的定义域为R | ||
| 图象关于原点和y轴不对称 | 非奇非偶函数 | ||
| 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 | 函数的值域为R+ | ||
|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 | |||
|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上升 |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下降 | 增函数 | 减函数 |
|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1 |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1 | ||
|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1 |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1 | ||
|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陡 |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缓 | 函数值开始增长较慢,到了某一值后增长速度极快; | 函数值开始减小极快,到了某一值后减小速度较慢; |
(1)在[a,b]上,值域是或;
(2)若,则;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
(3)对于指数函数,总有;
(4)当时,若,则;
指数与指数函数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化简,结果是( )
A、 B、 C、 D、
2、等于( )
A、 B、 C、 D、
3、若,且,则的值等于( )
A、 B、 C、 D、2
4、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下列函数式中,满足的是( )
A、 B、 C、 D、
6、已知,则函数的图像必定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一批设备价值万元,由于使用磨损,每年比上一年价值降低,则年后这批设备的价值为( )
A、 B、 C、 D、
8、若,则 。
9、函数的值域是 。
10、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11、若,则 。
12、设,解关于的不等式。
13、已知,求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14、已知函数,求其单调区间及值域。
15、若函数Y=4x-3*2x+3的值域为,试确定的取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