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师大版九年级-机械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13:51
文档

北师大版九年级-机械能

第1课时教学内容:机械能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理解动能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动能的概念。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实验中,控制不同质量小车在水平起点速度相同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表面较光滑的斜面、小车、砝码、小木块、风车、玩具汽车、玩具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演示实验:机械
推荐度:
导读第1课时教学内容:机械能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理解动能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动能的概念。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实验中,控制不同质量小车在水平起点速度相同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表面较光滑的斜面、小车、砝码、小木块、风车、玩具汽车、玩具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演示实验:机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机械能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理解动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动能的概念。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实验中,控制不同质量小车在水平起点速度相同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

表面较光滑的斜面、小车、砝码、小木块、风车、玩具汽车、玩具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演示实验:机械玩具汽车的启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手中玩具汽车压着向后退一点,松开手后玩具小汽车会向前跑?

投影图片:图片1  飞驰的越野汽车

提出问题:汽车发动机为什么加了燃油后才能行驶?

          为什么要向汽车发动机的水箱中加水?

二、引入课题

要知道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有关机械能和内能的知识。

投影图片:

    图片2:公路上的限速牌  图片3:小朋友滑滑梯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要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小朋友滑滑梯时为什么会越来越快?

3.运动物体具有什么样的本领?

投影图片

  图片4: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

  图片5:运动着的子弹射穿鸡蛋

分析问题

运动物体具有的共同的本领是都能够对另一物体做功,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设问:什么叫动能?

学生: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演示实验

1.风车加大吹的风力,观察风车的转动情况有什么变化

2.玩具手改变玩具手子弹的质量,观察射出的子弹推动泡沫块的距离有什么变化

设问: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

探究活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观察与思考:让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想一想: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相同吗?

看一看: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相同吗?

实验结果:速度大的小车使木块移动的距离较___,小车对木块所做的功较____,速度大的小车具有的动能较____。

实验结论

    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演示实验

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它们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①先去掉木块观察两小车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

②放回木块,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

实验结果:质量大的小车使木块移动的距离较____,小车对木块所做的功较____,质量大的小车具有的动能较____。

实验结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综合结论:运动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和____有关,物体的____越大____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上述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课堂练习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_______。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和物体运动的________都有关系,物体的____越大,____越快,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____。

2.如图是研究小球动能与小球的质量和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表中记录了用甲、乙两球分别进行实验的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球的动能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的动能;在质量和速度两个物理量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

小 球

小球质量小球碰撞物体

A时的速度

物体A被推动的距离

甲 球

2mvs
乙 球

1m2v2s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机械能㈡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理解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教学准备:

橡皮筋、贺年卡、小剪刀、质量不同的重锤若干、水槽、细沙、“桩”(可用三根长铁钉钉入木板制成)、发条玩具(小狗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  发条玩具:小狗熊

提出问题  它的动力从何而来?

          物体的势能

势能的分类: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二、讲授新课

㈠、重力势能

教师引导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做功,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同样也具有做功的本领,它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重力势能。

回答提问:被举高的物体做功的例子有哪些?

学生发言:打桩机、标等。

学生活动:模拟打桩。

实验目的: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重锤”举高,让它自由下落,将“桩”打入沙中。

想一想  像这样打桩,要像打得深一些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试一试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____,“重锤”做功越____,“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越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2: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高度越____,“重锤”做功越____,“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越____

综合结论: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___和____有关,____越大,____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㈡、弹性势能

学生活动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

实验目的

⑴通过实验知道弹性势能的存在。

⑵探究物体的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

A.用小剪刀在贺年卡的开口处对称地剪两个等长的缺口。

B.将两根橡皮筋卡在贺年卡的缺口处,反转后把它平压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

C.迅速松开手指,观察贺年卡弹起的高度。

D.不将贺年卡压平后放手,比较两次贺年卡弹起的高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做功,因此它具有____势能,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形变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____。

还有哪些例子说明了以上同样的道理?(学生举例)

⑴橡皮弹弓    ⑵弯弓射箭    ⑶跳板跳水      ⑷发条式钟表

你现在知道发条玩具小狗熊能行走的道理吗?

学生发言:上紧发条后,发条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发条上得越紧,玩具小狗熊就走得越远,说明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形变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三、课堂练习:

1.物体由于被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__________越大,被举起得越________,那么这个物体的重力势能越____________。

2.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作做出猜想: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有关。

3.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  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跳的是_____.只具有势能的是______.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____。

4.一盆花放在你的身边,你会看到它的美。可是当把这盆花放在楼顶的边沿处,你从下边走过时,这时你注意到的不是它的美,而是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王艳同学发现学校运动场地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铅球,如图所示,于是他想利用这些器材亲自体验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⑴请你帮他设计应如何去做。

⑵说明该实践中怎样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机械能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的物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带细线的小球组成的单摆、滚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弹性形变。

二、引入新课

在物理学中,我们将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

创设情境  滚摆的升降(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  滚摆上升时具有什么能量?什么能减少?什么能增加?滚摆下降时具有什么能量?什么能减少?什么能增加?实验表明了____能和_____能可以互相____。

三、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  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实验目的  研究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方法

1.将带细线的小球固定在铁架台上 

2.用手抓住小球,使小球偏离原来静止位置后,自由释放,使小球来回摆动。(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

⑴当小球由A点向下摆动时,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____,重力势能越来越____;当小球到达最低点O,时,小球的动能最____,重力势能最____,在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变成____能;

⑵当小球由O,点向B点运动时,小球的速度越来越___,动能逐渐转变成__能;

当小球到达最高点B点时,小球的动能为____,重力势能最____。

实验表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实例分析(看图片)

1.游乐场的过山车     2.撑杆跳高中的运动员  

3.皮球落地后的反弹    4.滚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答: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四、课堂练习

1、物体由于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___;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______。

2、投向空中的篮球具有____能和_____能,落下时,它的___能减小。从落地到被弹离地面时它具有_____能。

3、如图所示,使单摆偏离原来静止位置到A1。当摆球从A1向下摆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逐渐_____,势能逐渐_____;当摆球到最低点O1时,它的动能最___、势能最___。在此过程中,摆球的势能逐渐转变成___能。此后,摆球又向B1的位置运动,随着摆球的上升,它的速度越来越___,动能逐渐转变成__能;当摆球到最高处B1点时,它的动能为___,势能最____。小球摆动起来后,它在O1处的机械能比在O2处的机械能___(选填“大”、“小”)。

4、 如图所示,在用滚摆做探究“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活动时,把滚摆悬挂在框架上,用手滚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滚摆升到最高点后,放开手,可以看到滚摆转动着下降,越转越__________,到最低点时滚摆转而_______________,直到差不多回到________的位置。滚摆在________位置时重力势能最大,在_________时动能最大。可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相互转化。

5.如图,小明从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            D.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6乒乓球由高处静止下落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的转化情况是  (    )

A.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7.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8骑自行车上坡前,一般要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        (    )

A增大惯性      B.增大动能      C.增大势能      D.增大冲力

文档

北师大版九年级-机械能

第1课时教学内容:机械能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理解动能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动能的概念。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实验中,控制不同质量小车在水平起点速度相同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表面较光滑的斜面、小车、砝码、小木块、风车、玩具汽车、玩具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演示实验:机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