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简而言之,语言与文字。语言是人类进行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老,每天几乎都要与人交流,而文字的历史演变更是久远,它是人类在进行说明事理、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最为普遍的表现方式,由此可见,语文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那么,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
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成长,走向社会和融入世界必不可缺的共同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就是人文性、民族性、工具性的结合与体现。当然,这三方面既是的,又是相互交叉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知识、能力、特长、习惯、气质、品格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学校往往看中的只是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阻断了学生形成鲜明个性特点的通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得不到长足发展,更谈不上什么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等,因此,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内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自我提升等方面,我们就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平台,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 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素养
作为知识传播者,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专业水平,才能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相符合。利用备课会、教研会,教师间互相交流,互相钻研学习,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进而做到信息共享,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才能够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增加阅读数量,做到多写多读,拓宽自身知识面,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也就是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对教材掌控和驾驭的能力。
二、 注重课堂知识积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能力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知识的储备,学生只有在掌握大量语文知识之后才能够逐渐提高语文素养,所以,知识储备对于学生而言十分关键。对学生而言,只有在知识达到一定量之后,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
课堂中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分别从口头语言积累和书面语言积累两方面入手。教师可以将自身在阅读或者是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优美语段,讲述给学生。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表达欲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意愿进行引领,这样学生能够积极踊跃表现自己。在对于精彩语段分享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是文章原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表述水平。在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的语文口头表达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在脱离了书本之后,也能够说出大量精彩的语句,这种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可以称之为暗积累。
读书笔记是书面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学生要是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干预,防止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造成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记录习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是看到喜欢的语句也应该进行记录,日常生活中所记录的语句,都是可以应用的素材。读书笔记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于语句的摘抄记录,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领,在阅读完毕之后写下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记录方式,学生能够梳理自己的真实情感,这对日后的文学写作具有重要帮助。
三、 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强化思维训练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但是现在教师与研究人员已经基本上能够达成共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办法就是增加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学生如果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限,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说起。
四、 优化复习课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性
语文复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落实语文考纲、考点、课标的主要方式,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方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十分关键,在教师的整个教育生涯内都有涉及,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表现。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导者,组织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进行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能够充分表现出教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同时也是教师素质的表现。
语文教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简单生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不断进行创新,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语文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的语文教学,需要以语文课程要求和教材作为前提基础,对于学生素养进行提升,让学生思想观念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方式,形成立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