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 2.C。 3.D。 4.D。 5.B。 6.C。 13.C。 14.A。 15.A。(27分,每题3分)
7.(1) 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 朝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 他自己拿笔(亲手)去掉。
(2)当时,坚守道义违背时俗的士大夫, 全都退隐山林, 闻风响应, 以致学舍容纳不下。
8.(1)颔联描绘了微雨濛濛,“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斑剥陆离,绿草纤细低垂。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凄清冷落、寂寞萧条的景象。(2)语言风格清新质朴、生动形象、不事雕琢。
9.心境寂寞孤单中不乏闲适自得的曾经征战沙场的老将形象。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有一种不得已的无奈;“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却“渐欲似”,这就把老将的孤寂无奈揭示出来。颈联“井放辘轳闲浸酒”,辘轳是汲取井水的装置。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体现老将与鹦鹉为伴,以饮酒自娱,闲适自得中透露出孤寂。
10.(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1)A,3分;D 2分;B 1分。
(2)“老妇人”是一个靠诈骗为生的惯犯。她善于伪装,警惕性强,心思缜密,专挑偷盗诈骗者下手,善于揣摩被害者心理,经验丰富,手法熟练。
如“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颤巍巍”等动作语言的描写表明老妇人的善于伪装;而“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等描写说明她经验丰富,手法熟练;从“十分小心地把茶壶等东西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可见其警惕性强,心思缜密;而她挑选这类骗子作为施骗对象,看准其不敢报案。表现出她善于揣摩人的心理。
(3)①语言描写:如“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这表现了萨莎的见风使舵和善于察言观色。
②神态描写: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表现出萨莎的伪装的谦恭内心的虚伪,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表现了萨莎自认为即将得手,内心的自鸣得意。
③动作描写:说话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眼睛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流露出她的诈骗盗窃的本能反应。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体现她的迎合别人故作乖巧,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乐不可支,体现其放松警惕,自以为胜利在望,洋洋自得。
④心理描写: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表现出萨莎对自己的骗术十分有信心,并且为此而沾沾自喜。(四点任选三点,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4)菜鸟即初学者,新手,生手。指刚进入某些圈子,对某些事物操作不熟悉,能力不高的人。(大意正确即可)。
示例一:完美的猎物合适:“完美的猎物”,猎物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点明是一起诈骗事件;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老妇人和萨莎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诈骗对象即猎物,并且对他们而言都是最“完美”的那一种;题目与文中的首尾照应,圆和如一,突出了中心。原题目合适。
示例二:“菜鸟”合适:题目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利于凸显主题,老妇人和萨莎都认定对方是菜鸟,围绕这个中心,巧妙斗智,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老妇人成为了最后胜者;“菜鸟”一词贯穿始终,是全文的线索。因此,以“菜鸟”为题是合适的。(自圆其说即可,要求扣住文章主题)
12.(1)C 3分;A 2分;D 1分。(B项对作者的评价和感情分析不当,D项原因分析依据不足,E项概括绝对、片面)
(2)①朱光潜先生是一位一生勤奋,笔耕不辍,为中国现代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学大家;(2分)②他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对批评他的人也能宽容对待;(2分)③他为人谦和,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2分)(答注意养生、爱运动等给1分)
(3)①体现了作者的直率、坦诚;(2分)
②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2分)
③更能体现朱光潜先生豁达大度的崇高品格。(2分)
(4)①在学术上认为对的要坚持己见,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2分)
②对对手的长处和优点应不吝赞赏,(2分)
③不罗织罪状,夸张其辞,不整人;(2分)
④把论敌当朋友,互相激励提高。(2分)
16.②用词不当,应把“营造”改为“丰富”。 ④不够简洁,应去掉“电影欣赏”后面的“水平”。
⑤谦敬失当,应把“赴”改为“莅临”。 ⑥不够明确,应加上准确的时间,比如下午三点。
⑧用词不当,应该“光顾”改为“参加”。
17.评分标准:观点鲜明2分,理由合理2分,表达简明、连贯、得体2分。
18.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