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名称 |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 |||||||||
| 负责人姓名 | 职 称 | |||||||||
| 单 位 | 电 话 | |||||||||
| E--mail | 邮 编 | |||||||||
课 题 申 报 理 由 可 加 附 件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称。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我校所属的社区资源可以为我校提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互动,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实践,体现地方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立志建设家乡、回报社会的信念。同时开发实践课程,开展课题研究,较好地结合了师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兴趣浓,可操作性强。许多老师和学生家长都生活在本社区,对社区资源的开发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师资队伍”。近几年,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许多具有社区特色的“实体”如“雨后春笋”,为我们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研究基地”,使社区实践活动成为可能。 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门“校本化”的课程,仅仅靠“模仿”和“选用”,很难使它成为学校“自己的”课程。这使得师生摆脱了课本的束缚,同时,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而且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资源建设研究将进一步突显这方面的作用,既可以提高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又能为同类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为此我校选择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这一课题的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和研究,使我们培养的大多数人,能从小了解农村,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热爱农村,长大立足农村,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今后“海西”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
预 期 成 果 | 1、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方案 2、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 3、《走进xxxx》校本教材 4、综合实践活动个案集 5、教师、课题组论文集 6、利用互联网建立及时更新的“农村乡土及学校信息资源库” 7、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展览 完成时间:2010年9月15日——2012年10月1日 | |||||||||
| 课题组其他成员情况 | ||||||||||
| 姓名 | 职称 | 年龄 | 专业 | 工作单位 | 承担任务 | |||||
| 申报单位意见(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等) 课题负责人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突出,已发表多篇教育论文,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胜任该课题的组织、研究工作;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具有较好的素质,都是学校里骨干教师。学校建有图书室和校园网络,同时还参与莆田市小学语文、数学关于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为本课题提供许多宝贵经验和方便,所需经费学校能保证拨给。经研究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年 月日 | ||||||||||
| 总课题组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