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题卷参
卷面书写3分:书写潦草不清,卷面模糊杂乱,使用涂改工具的酌情扣分。
活动一:布置文学角(21分)
1.(6分)A 闲 诲 世 淌(评分细则:(1)处2分,(2)-(5)处每空1分)
2.(10分)(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居处恭,执事敬(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评分细则:每句1分,有错、漏、添字者,则该句不得分。)
3.(1)(2分)“千点雪”指的不是雪花,而是白色鹭鹚落入绿色水田中,如同千点雪花一样。这描绘的是江南春天水田的风光,十分符合春季画报的征集要求,所以可以入选。
(评分细则:围绕“千点雪”的含义展开回答即可。)
(2)(3分)示例一:碧绿的池塘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叠叠的绿波,极目望去,苗肥棵壮的稻田一望无际,好像同云相连。近景和远景交织成章,联成一片,使得画面无比开阔。面对这幅优美的水田风光图,作者的喜爱与愉悦溢于言表。
示例二:点点如雪的白鹭,穿过似有若无的濛濛水气,落入这美丽的画屏之中。这些景物浓淡相间,疏密得体,相映成趣。如同一幅极其优美恬淡的江南水墨画,作者置身此间,自然心旷神怡,满心愉悦。
(评分细则:自选角度扣住关键意象,形象地描绘画面2分,诗人的情感1分。)
活动二:读书交流会(15分)
(一)知识积累大pk
4.(3分)D(A应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写的 B应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对他人父亲尊称为令尊)
(二)有声有味读名著
5. (4分)示例:“唯一”、“单单”和“全都”读重音,要凸显小王子的玫瑰花所说的和真实情况反差之大。玫瑰花的做法,对小王子而言是莫大的欺骗,应读出小王子看到这一幕时内心的伤心和失落。(评分细则:指出合理的重音2分,结合内容揣摩情感2分。)
(三)专题交流成果汇
6.(1)《五猖会》(1分)
(2)红孩儿(1分)
(3)(2分)塑造了小王子这一童真纯净的儿童形象,用孩童的眼光,去发掘世间的真情和温馨,抨击成人世界的功利和虚伪。(评分细则:儿童的童真纯净1分,挖掘真善美或抨击成人世界写出一点即得1分)
(4)(4分)示例一:“书虫”小组将《朝花夕拾》中儿时的“我”、《西游记》中“红孩儿”和小王子这三个儿童形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进行专题式的探究。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还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这三个人物的各自特征,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更明确角色存在的意义。
(评分细则:结合表格内容指出对比阅读或专题探究的读书方法得2分,读书方法的意义作用得2分。)
示例二:为探究不同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书虫”小组在《朝花夕拾》中选择了《五猖会》一篇,在《西游记》中选择了与红孩儿相关的第四十回和第四十一回等章节,这是精读与跳读这一读书方法的体现。这种方法是跳过与当前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抓住关键之处加以解读欣赏,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评分细则:结合表格内容指出精读与跳读的读书方法得2分,读书方法的意义作用得2分。)
活动三:创立班刊(61分)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7.(3分)(1)滑稽、有趣、蠢笨可爱(2)赞赏、赞叹(3)厌恶、后悔、震惊
(评分细则:每空1分,意近即可。)
8.(6分)(1)运用动词的铺陈和反复,形象地写出了猫尽情玩弄、折磨老鼠时的残忍,从而凸显出了作者对猫的厌恶。 (评分细则:2分,猫的情态1分,作者的情感1分)
(2)比喻、排比(评分细则:2分,一点1分)
(3)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猫在抓老鼠时身手的迅猛和敏捷,从而凸显出作者对猫的欣赏和赞叹。(评分细则:2分,猫的情态1分,作者的情感1分)
9.(4分)哎哟,好疼!干嘛打我?去掏鸽子窝不是已经征得你的同意了吗?而且还是你架木棍过去鼓励我的!现在我好不容易抓到小鸽子了,你又打我!真是莫名其妙!赶紧远离这个古怪的人。(评分细则:人称1分,提及人的“诱导鼓励”并表现出不可思议2分,标点正确语言连贯1分)
10.(6分)示例一:我更喜欢A结尾。文章一开始通过猫抓老鼠时的矫健身手和在面粉团里抓老鼠的蠢笨滑稽写出了猫可爱、讨喜的形象。虽然,猫也常常仰望屋顶的鸽巢,但是由于够不到,所以两者相安无事。直到“我”的出现,这种和平被打破了。正是“我”的恶作剧念头,让猫误以为“我”架过去的木棍是在鼓励它,所以它才使出浑身解数,掏出并咬死了小鸽子,展现出了平时所没有的凶残面。可见,在这场悲剧中,“我”是一个助推者,是“我”诱发了猫的兽性。“我”就像人类社会那些诱使他人暴露兽性,暴行发生后又予以打击的“可耻之徒”。但同时,“我”又存在一种自省意识。“我后悔莫及”、“我辜负了灰鸽子夫妇的信任”,这是“我”对自己恶作剧式的行为的深刻反省。“我”认识到这种行为本是“我”一贯痛恨的,但此时“我”却对猫做了这种可耻的行为,这是对自己“知行不一”的自省。每个人都可能因认知不到位而做出不当的举动,但自省精神却能帮助我们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这种对自我的反思审视也让文章的主题走向了深刻。(评分细则:结合文本内容2分,“我”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2分,自省精神2分)
示例二:我更喜欢B结尾。文章一开始通过猫抓老鼠时的矫健身手和在面粉团里抓老鼠的蠢笨滑稽写出了猫可爱、讨喜的形象,展现了“我”对猫的喜爱之情。接着又详细地叙述了猫在“我”的鼓励之下,使出浑身解数,从鸽巢里掏出小鸽子并将其咬死的故事。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现猫在兽性被诱发出来之后的可怕和残忍。这种可怕和残忍使“我”也不禁为之一震,原来平时看上去这么温顺的小猫竟也有如此凶残的一面。可见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可能存在我们未曾认识的另一面。不要急于作出定论,可以多等一等、多看一看,尽可能深入全面地了解,以免被假象所蒙蔽。(评分细则:最高可得5分,结合文本内容2分,不被表象所蒙蔽这一主题2分,启示启发1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11.(6分 )①A.用 分析:A. 用;B.凭借,故选A。
②B.听说 分析:A.使知道;B.听说,故选B。
③B.于是 分析:A.趁,乘;B.于是,故选B。(评分细则:每小题2分,选错不得分)
12.(2分)马 耸 耳 以 听/ 汪 然 出 涕 /喑 哑 长 鸣 数 声 而 毙
(评分细则:划对1处得1分,多划、少划均扣分,扣完为止。)
13.(4分)“呜呼”在文中表示遗憾、失望,也是一种悲叹。这匹战马唯有毕将军能够驾驭,足见将军与马感情深厚。当马听到将军家人忠告,立即含泪长鸣而死,其感恩与重情重义令人悲叹。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忘恩负义之人,他们连这匹马都不如,实在是让人遗憾、失望。(评分细则:写出遗憾失望1分,悲叹1分,结合文本2分。)
参考译文:毕再遇(南宋名将)是兖州的将门世家。毕再遇有一匹战马,外号叫“黑大虫”,非常神俊高大,只有他的主人毕再遇能驾驭他。等到毕再遇死后,他的家人用铁链把他拴在马房中。恰好碰到岳王祠(纪念岳飞的庙)迎神,听到鼓声雷动,以为是要赴沙场杀敌,于是就兴奋嘶叫,挣脱了束缚逃出了马房。毕再遇的家人怕马伤人,就命令十几个强健的士卒把它拉回去。于是好言劝诫:“将军已经死了,你不要多生事端祸及家人”。马竖起耳朵听到后,双眼泪汪汪,低声嘶叫几声就死了。哎,忘恩负义的人连异类都比不上,怎么能不惭愧呢?
(三)自我创作
14. 按照要求写作。(30分)
| 评分参考(30分) | 细 则 | |
| 一类 | 30~27分 |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思考充分,立意深刻,感情真挚;选材精当,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 |
| 二类 | 26~24分 |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较明确;思考较充分,立意清楚,感情真实;选材合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一定条理;表达较准确,语言通畅。 |
| 三类 | 23~21分 |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较模糊;有一定思考,感情真实;有一定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尚通畅。 |
| 四类 | 20分以下 | 不符合题意;缺乏写作目的;基本没有思考,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结构混乱;不成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