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名称 |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 周次 | 1 | 计划课时 | 2 | |||
| 课型 | 新授 | 班级 | 9.4 | 本课课时 | 1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正确的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在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 ||||||
|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根据方程的系数,判断出方程的根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 |||||||
| 情感、态度、 价值观 | 通过在探求公式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使用公式过程中的小技巧的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 |||||||
| 教学重点 | 通过正确、熟练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 |||||||
| 教学难点 | 学生能够正确的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在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 |||||||
| 教法和学法 | 讲练结合,以练促教 | |||||||
| 教 学 过 程 | 第一环节;回忆巩固 活动内容: ①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2+3=7x (2)3x2+2x+1=0 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运算,可找位同学上黑板演算 ②由学生总结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方法: 第一题: 2x2+3=7x 解: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2x2-7x +3=0 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2 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即: 两边开平方取“±” 得: 写出方程的根 ∴ x1=3 , x2= 第二题: 3x2+2x+1=0 解: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3 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即: ∵ ∴原方程无解 活动目的: (1)进一步夯实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在这里相对于书上的解题方法作了小小的改动:没有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而是在方程的左边直接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以后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保持一致。 (2)选择了一个没有解的方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并不是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在实数范围内都有解。 (3)教师还可以根据上节课作业情况,选学生出错多的题目纠错、练习. 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 (1)活动1:自主推导求根公式。 提出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学生在演算纸上自主推导、并针对自己推导过程中预见的问题在小范围内自由研讨。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求根公式. 解: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a 问:为什么可以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a 答:因为a≠0 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即: 问:现在可以两边开平方吗? 答:不可以,因为不能保证 问:什么情况下 学生讨论后回答: 答: ∵ a≠0 ∴ 4a2>0 要使 只要 b2-4ac≥0即可 ∴当b2-4ac≥0时,两边开平方取“±” 得:
问:如果b2-4ac<0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方程无解 如果b2-4ac=0呢?答;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活动目的: 学生能否自主推导出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学生亲身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在集体交流的时候,才能有感而发。 学生的主要问题通常出现在这样的几个地方: (1)中运算的符号出现错误和通分出现错误 (2)不能主动意识到只有当b2-4ac≥0时,两边才能开平方 (3)两边开平方,忽略取“±”。 大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完善公式的推导。 (2)活动2:归纳总结公式法定义和根的判别式。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解:(学生口答) (1) 2x2+3=7x (2)x2-7x=18 (3)3x2+2x+1=0(4)9x2+6x+1=0 (5)16x2+8x=3 (6) 2x2-9x+8=0 学生迅速演算或口算出b2-4ac,从而判断出根的情况。 问第(3)题的判断,与第一环节中的第(2)题对比,哪种方法更简捷? 2、上述方程如果有解,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第(1)题,第(4)题 例:解方程 2x2+3=7x 先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解: 2x2-7x+3=0 确定a,b,c的值 a=2, b=-7, c=3 判断方程是否有根 ∵b2-4ac=(-7)2-4×2×3=25>0 ∴ 写出方程的根 即x1=3,x2=- 问:与第一环节中的第(1)题对比,哪种解法更简捷? 例:解方程 9x2+6x+1=0 确定a,b,c的值 解:a=9, b=6, c=1 判断方程是否有根 ∵b2-4ac=62-4×9×1=0 ∴ (剩下的题目教师根据时间情况选择使用,个别学生上黑板做题,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练习) 3、课本随堂练习1、2.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或口述交流或上黑板解方程,公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查缺补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程度。 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 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是什么? 2、如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3、用公式法解方程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4、你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有哪些小技巧?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进行回顾与反思后,进行组间交流发言。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解题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通过回顾进一步巩固知识,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个人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 |||||||
| 板 书 设 计 | 例:解方程 2x2+3=7x 先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解: 2x2-7x+3=0 确定a,b,c的值 a=2, b=-7, c=3 判断方程是否有根 ∵b2-4ac=(-7)2-4×2×3=25>0 ∴ 写出方程的根 即x1=3,x2=- | |||||||
| 课后作业 |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课本47页1,2题。 2、程解应用题 (1)已知长方形城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 (2)一张桌子长4米,宽2米,台布的面积是桌面面积的2倍,铺在桌子上时,各边下垂的长度相同,求台布的长和宽 | |||||||
| 教后反思 |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学生再次经历了配方法解方程的全过程,由于是旧知识,学生容易做出正确答案,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