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18:39
文档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复习课《几何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12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把学过的五种立体图形放在一起整理复习,要求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利用立体图形的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由直观形象的感官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形成空间观念,为立体图形的后续复习奠定基础。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设计思路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
推荐度:
导读“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复习课《几何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12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把学过的五种立体图形放在一起整理复习,要求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利用立体图形的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由直观形象的感官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形成空间观念,为立体图形的后续复习奠定基础。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设计思路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复习课《几何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12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把学过的五种立体图形放在一起整理复习,要求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利用立体图形的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由直观形象的感官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形成空间观念,为立体图形的后续复习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

设计思路

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用活教材激活课堂的理念思想,方法教学成为主导,指导学习方向,复习活动贯穿课前、课中,采用分组竞赛、分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理解本课重点,疏通并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

课前准备

每组据分工专门研究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整理出3个有关的涵盖面宽,较富挑战性的,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问题。同时,据猜测准备好别组涉及问题的答案。

教学目标

 之间的异同,学会观察体会几何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竞赛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回忆、质疑、梳理、归纳、总结等自主复习整理的意识和方法以及能力,同时也加强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几何图形的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复习方法自主构建的尝试,激发学生自信心,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沟通各图形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几何图形特征的语言的准确性训练,以及知识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构建几何图形的简单知识网络,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以下与课件操作同步进行)

 1、点明课题

2、回忆平面图形,引申平面图形。

(1)师:在小学学过那些平面图形呢?

(2)延伸

师:其实这些平面图形均为线段形成各种夹角围成的面,各线段又是由点连接而成,所以“平面图形”的王国里,还可添上新成员:点、线、角。

3、完善几何图形知识图:

师:除了平面图形,你觉得还有哪类图形?(立体图形)

4、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师:这是一个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师: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5、强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1)试一试:把下列几何图形分类?

(2)你感觉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什么?师举例说明。

 强调:各部分是否在同一平面、、、、、

    二、展开复习活动,自主系统整理,感知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梳理五种立体图形的基本构成,加强和生活联系。

     1、出示五种立体图形。

     (1)忆一忆: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说名称

                                     

     (2)畅所欲言:举出日常生活中和它们类似的物体。

(3)议一议,认真观察,识记图形。

出示情景图:图中你熟悉的物体类似于哪些图形?

2、说出各立体图形各部分名称,各字母表示什么?

3、立体图形分类

师:分两类,怎么分?为什么?

   (二)主动回忆,梳理知识。

  1、谈话引入:关于我们要复习的知识你想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吗?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复习的好方法。

2、出示复习方法:

关于要复习的知识(1)我已知道什么?(2)你想怎样去整理它?(3)怎样得到更多、更好的整理方法?(4)动手检测自己,(5)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据复习方法依次展开活动

(1)关于立体图形,我已知道了什么?

以电视节目“开心辞典”和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每组提出关于本组研究内容的三个问题,其他组回答,教师宣布好比赛规则,充当裁判和记分员。

(2)你想怎样去整理?

①师引导给出学生整理的方法。

a:正方体、长方体在一块儿整理......

b:找相同点、不同点

c:据构成名称分层分类对比整理。

 ②小组合作:尝试整理正、长方体的特点

 ③实物展台展示学生成果

 ④师课件演示整理结果:正、长方体的特征

 ⑤按上述复习整理方法自主整理圆柱、圆锥、球的特征,先整理,再小组交流,展台展示学生不同方法的成果,教师课件演示。

(三)小结复习方法

按名称分层、分类整理或找异同都便于我们横向、纵向对比记忆。

三、知识检测,形成反馈

1、一组判断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而且六个面都相等。

(2)长方体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 

(3)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且相等的形体一定是圆柱。

(4)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底面周长和高一定相等。

(5)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只有一条垂线段。

(6)从圆柱体的上底面到下底面的任何一条连线都是这个圆柱的高。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8厘米。

2、一组填空题

(1)把一个边长31.4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 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把一个长94.2米,宽31.4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 的底面周长是(   )米,高是(    )米。

(3)

3、抢答游戏:师说出一些特征,学生随时猜几何图形的名称

四、巩固延伸,再次加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点、线、面、体的形成联系。

  师:观察三幅运动的图片,可看成什么几何图形在运动?

  师:他们的运动又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

2、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五、总结:我们周围充满着数学,智慧的人塑造了各种几何美,数学几何美又经常装点我们的生活。

师: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方法方面)

六、温馨提醒:作业

感受几何构图之美,学会运用复习方法。

1、①先欣赏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

②作业一:用平面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配解说词。

2、①先欣赏各国建筑物

②作业二:用立体图形设计一个美丽的建筑物,配上解说词。(给小动物设计家也行,渗透关爱思想教育)

3、小猫小狗冬天为什么蜷着身子睡觉?......

板 书

几何图形的复习

相同点           会整理           分层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体会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有以下成功之处:

1、多媒体课件出示知识的层次性、动态性、色彩性是促使学生思维进展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点、线、面、体的动态演示,突破了难点,促进了知识网络的顺利有效形成。

2、从兴趣、从拓宽入手,旧知中有新知,抓住了学生注意力。

六年级学生如果仅仅完成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大胆加深、拓展、丰富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感知初中几何,同时以数学在生活中的图形美,以内容展开中思维的节奏美,层次清晰,层层深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

3、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这节课我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合作得出不同的整理方法,据不同的复习方法整理各立体图形的特点作以对比......,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倡导讨论、交流、信息共享,及时反馈,增加数学知识储备,提高合作有效性,使这个过程既是活动、是尝试、也是思维的过程,步步推进,使学生掌握探究此类复习问题的方法,它超越了“掌握知识”而升华为“学会生存”。

同时,也感觉有欠缺的地方:

1、给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搭建了,但不能大胆地放手,有时有想代替、左右学生思维发展的意向。

2、内容多,时间紧,课前准备中应再让学生提前记录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几何体,思路就更流畅了。

3、应多利用动手操作实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但画图能力欠缺,画图时不知道怎样表现立体图形,看来,本节课对学生的起点不能局限于知识点的研究,还应涉及技能起点等诸多方面,可让学生通过折纸、画、捏、搭立体图形或测量立体图形的高来促使空间感的形成。

文档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复习课《几何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12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把学过的五种立体图形放在一起整理复习,要求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利用立体图形的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由直观形象的感官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形成空间观念,为立体图形的后续复习奠定基础。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设计思路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