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编码: 140112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60 学时、 3 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一般心理学、社会意理学、人品心理学、心理丈量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
教育部宣布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纲》。这是继 1999 年教育部印发 《对于增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的若干建议》此后的又一个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大纲》 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足开发他们的潜能,培育学生乐观、
向上的心理质量,促使学生人品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目标是:使学生不停正确认识自我,增重申控自我、蒙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品和优秀的个性心理质量;对少量有意理困扰或心理阻拦的学生,赏赐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调理自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大纲》明确提出睁快乐理健康教育必然坚持以下基本源则:
——依据学生心剪发展特色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经过广泛张开教育活动, 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踊跃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渐获得提
高;
——关注个别差别,依据不一样样学生的不一样样需要张开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指导,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敬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充足启迪和调换学生的踊跃性。 踊跃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
联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别相联合;
——尊敬、理解与真挚同感相联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联合;
——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学生的主动参加相联合;
——助人与自助相联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共60 学时, 3 学分。
课程目的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睁快乐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蒙受挫折,适应环境的
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品和优秀的个性心理质量:二是对少量有意理困扰或心理阻拦的学生进行咨询和指导。要依据学生心剪发展特色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广泛张开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踊跃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渐获得提升;要关注个别差别,依据不一样样学生的不一样样需要张开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指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充足启迪和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浸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除了运用相关讲堂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外,更重要地是张开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指导,同时要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的交流渠道,形成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课程要求
依据本课程重申应用的学科特色,课程讲课要求设为四个层次认识、: 识记、理解和应用。认识:对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各章的一般内容介绍有所影响;识记: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章讲课的基本看法、基本源理和理论要
“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可以较正确的描绘;理解: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
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有较系统的领悟与认识,“知道为何” ,对相关问题能进行正确的阐释;应用:指将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并能联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诘问题,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讲解、阐述和分析问题。针对本课程的特色,讲课方法和讲课形式可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建议学生自主学习。要仔细阅读文字教材,较清楚的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看法;其二,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指导,并充足发挥多种媒体教材的讲课功能,帮助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这门课程;第三,针对学生
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事例商讨,促使理论的应用。个别化小组自主学习是开放教育的特色,也是本课程应用性特色决定,本课程有一半时间是个别化学习,教师必然要进行充足准备,做到有议题、有实效。学生也须在课外花大批时间进行学习、准备,并按要求达成任务。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必然已对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小孩心理学、小孩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已基本掌握。教师可在讲课进度中适合增补心理学知识。
【讲课内容、重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6 课时)
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讲课目的:
1、掌握心理健康的看法
2、认识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3、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原则和方法及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讲课内容:
1、心理健康的看法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外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启迪
讲课目的:
1、认识心理健康研究的历史及各学派的主要看法。
2、认识外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启迪
讲课内容:
1、外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简史
2、外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启迪
第三节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
讲课目的:
1、掌握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理要素
2、掌握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要素
3、掌握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要素
4、掌握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理要素
5、掌握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要素
讲课内容:
1、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理要素
2、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要素
3、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要素
4、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理要素
5、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要素
第四节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讲课目的:
1、掌握睁快乐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认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讲课内容:
1、睁快乐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源理(8 课时)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基本源理
讲课目的:
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样模式
讲课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模式
2、心理健康指导模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余模式
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实践原则
讲课目的:
1、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指导原则
3、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讲课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2、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指导原则
3、心理健康与小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节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任务
讲课目的:
1、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模式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内容
3、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讲课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第四节心理健康教育的门路和方法
讲课目的:
1、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门路
2、掌握实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方法
讲课内容:
1、创办符合小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
2、供给面向全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张开对个别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实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方法
第三章中小学生心理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4 课时)
第一节中小学生心理特色
讲课目的:
1、掌握中小学生疏年级的心理特色
2、掌握中小学生认知、注意、感情和个性方面的特色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认知活动的特色
2、中小学生注意和意志的特色
3、中小学生的感情特色
4、中小学生的个性特色
第二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讲课目的:
1、认识中小学生学习方面、情绪感情、行为、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意志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
因
2、针对方方面面的问题讨论应付举措
讲课内容:
1、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2、情绪、感情方面的问题
3、行为方面的问题
4、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5、自我意识、意志质量方面的问题
第四章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指导(8 课时)
第一节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理论讲解
讲课目的:
本节是对学习心理理论的回首,要求熟习教材内容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2、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意愿的五个方面
3、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潜能开发和心智技术培育
第二节中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讲课目的:
1、认识对中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特色
2、重视对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特色
2、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示例
3、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三节中小学生的考试归因与科学用脑
讲课目的:
1、认识影响中小学生考试的心理要素
2、掌握中小学生考试过程中应具备的心理特色及除去心理压力的举措
3、掌握怯场的看法及心理系统与
4、理解归因理论及其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5、差别心理疲备与生理疲备的不一样样之处
6、认识疲备产生的生理系统
7、掌握如何科学用脑
讲课内容:
一、中小学生考试指导
(一)、考试指导
(二)、防备怯场的一些技巧
1、什么是怯场
2、怯场的心理系统
3、怯场的防备与现场。
二、归因理论与应用
1、什么是归因
2、归因与成功的关系
三、中小学生的学习疲备
1、生理疲备
2、心理疲备
3、疲备降低学习效率的生理系统
四、中小学生如何科学用脑
1、“用进废退”的原理
2、用脑卫生的四个方面
3、增兴盛脑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中小学生学习问题事例分析
讲课目的:
1、理解性格与学习及教育讲课的关系
2、掌握中小学生常有的心理阻拦种类及表现
3、理解学习自我讨论与总结对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讲课内容:
1、性格与学习
2、中小学生学习心理主要阻拦
3、学习自我讨论与总结经验
第五章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导(4 课时)
第一节自我意识理论讲解
讲课目的:
1、掌握自我意识的看法、自我意识的成份
2、认识相关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理论
讲课内容:
一、自我意识的概括
二、自我意识的成份
1、自我意识的内容成份
2、自我意识的过程成份
三、对于自我意识的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本我”看法
2、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3、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自我与自我看法发展
讲课目的:
1、认识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
2、掌握中小学生自我讨论和自我控制的特色
3、认识影响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素
4、掌握中小学生自我看法发展的特色及成份
讲课内容:
一、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向
二、中小学生自我讨论和自我控制的发展特色
1、中小学生的自我讨论
2、中小学生的自我控制
三、中小学生自我看法发展
1、中小学生自我看法发展的特色
2、中小学生自我看法发展的要素
3、自我看法发展的意义
4、自我看法的成分。
第三节中小学生个性发展与调适
讲课目的:
1、认识个性发展的一般趋向
2、掌握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
3、掌握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般问题及调适
讲课内容:
1、个性及个性发展的一般趋向
2、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
3、中小学生个性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调适
第四节小学生自我意识事例分析
第六章中小学生生活与社会适应指导(
第一节理论讲解
讲课目的:
1、理解学会生活对中小学生和重要性
4 课时)
2、认识中小学生社会生活的内容
3、认识中小学生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几个问题
讲课内容:
一、生活概括
(一)、什么是生活
(二)、中小学生为何要学会生活
(三)、中小学生学会生活的内容
二、社会适应概括
(一)、社会适应的含义
(二)、社会适应的标准
(三)、中小学生社会适应问题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情绪调适
讲课要求:
1、认识情绪的看法
2、掌握如何培育小学生健康情绪
讲课内容:
一、情绪概括
(一)、什么是情绪
(二)、情绪的作用
二、如何培育中小学生健康情绪
1、发挥教师自己的感感情染力
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保持快乐情绪
经受挫折体验
(三)、改变讲课方法,以教育情
教育看法上尊敬学生、热爱学生,减少学生负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讲课环节上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指引学生学会学习,体验自信。以生动直观的讲课方式使学生产生优秀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节 中小学生的生活指导
讲课目的:
1、认识自立的重要性
2、掌握如何培育中小学生的自立能力
3、掌握中小学生应如何保护自己
4、认识中小学生的开销特色
5、掌握如何指导中小学生开销
讲课内容:
一、“自立”
(一)、“自立”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育小学生的自立能力
二、自我保护
(一)、中小学生如何保护自己
( 1)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2)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3)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二)、自然隐患和社会隐患的自我保护
(三)、社会隐患的自我保护
三、中小学生的开销指导
(一)、小学生的开销及其特色
1、性和依靠性矛盾一致
2、盲目模拟,出现开销误区
(二)掌握如何指导中小学生开销
1、适合开销,反对超前开销
2、有个性地开销,不盲目开销
3、力行节俭节俭,不豪侈开销
第四节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指导
讲课目的:
1、认识中小学生常有的适应挫折
2、掌握中小学生在学校环境中适应指导的详细举措
3、认识中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适应指导的重性
讲课内容:
一、中小学生常有的适应挫折
二、中小学生学校环境中的适应指导
三、中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中适应指导
1、帮助孩子进行角色变换
2、培育孩子“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3、提升孩子的受挫能力
第七章中小学生的心理和心理阻拦问题(6 课时)
第一节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阻拦和行为问题的看法
二、中小学生心理阻拦的分类
1、认知阻拦
2、行为阻拦
3、情绪感情阻拦
4、小孩特种阻拦
三、中小学生心理阻拦的成因分析
(一)、小学生自己要素
遗传和解剖生理要素:
1、与人体和脑的物质活动有亲密关系
2、自己心理要素:
(1)生剪发育与心剪发育不均衡
(2)心理过程发展不均衡
(3)个性构造发展不
(4)自我意识发展与外界要求不一致
(二)、家庭环境要素
(三)、学校影响要素
(四)、社会影响要素
讲课要求
1、掌握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阻拦、行为问题的看法
2、掌握中小学生心理阻拦的评判标准
3、认识中小学生心理阻拦的成因
第二节中小学生认知阻拦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的感知阻拦
2、中小学生的注意阻拦
3、中小学生的记忆阻拦
4、中小学生的思想阻拦
讲课要求
1、认识认知的看法
2、掌握中小学生感知阻拦的看法、表现形式及指导方法
3、掌握中小学生注意阻拦的看法、表现形式及指导方法
4、掌握中小学生记忆阻拦的看法、表现形式及指导方法
5、掌握中小学生思想阻拦的看法、表现形式及指导方法
第三节中小学生的情绪感情阻拦
讲课内容
1、感情阻拦
2、中小学生感情阻拦的主要种类、表现、原由及教育
讲课要求:
认识中小学生感情阻拦的主要种类、表现、原由,做到能以相应的举措加以矫治。
第四节中小学生行为阻拦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不良习惯及其表现形式、成因和矫治
2、中小学生退却行为及其表现形式、成因和矫治
3、中小学生依靠行为及其表现形式、成因和矫治
4、中小学生道德阻拦及其表现形式、成因和矫治
5、小孩多动症及其表现形式、成因和矫治
讲课要求
1、掌握中小学生行为阻拦的看法
2、掌握中小学生行为阻拦的表现、成因及咨询教育
第五节小学生特种阻拦
1、口吃的表现与成因及矫治
2、选择性缄默的表现与成因及矫治
3、睡眠阻拦的表现与成因及矫治
4、抽动症及抽动—秽语综合症的表现与成因及矫治
5、遗尿症的表现与成因及矫治
6、学习技术发育阻拦的表现与成因及矫治
讲课要求:
1、认识特种阻拦的看法
2、掌握特种阻拦的常有症状及成因及纠治
第八章中小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4 课时)
第一节中小学生的心理诊疗
1、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的意义
2、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的方法
3、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的步骤
讲课要求
1、掌握心理诊疗的看法
2、理解心理诊疗的意义
3、掌握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的方法
4、掌握中小学生心理诊疗的步骤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过程
2、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
3、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
4、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技术
5、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素质
6、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讲课要求
1、掌握心理咨询的看法
2、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过程
3、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
4、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
5、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技术
6、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7、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特别要求
第三节中小学生的心理治疗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心理治疗的特色
2、中小学生心理治疗的方法
3、中小学生心理治疗的策略
讲课要求:
1、认识心理治疗的看法
2、划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不一样样之处
3、认识中小学生心理治疗的特色
4、掌握中小学生心理治疗的方法掌握小学生心理治疗的策略
第四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讲课内容
1、三级心理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
2、中小学生常有意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讲课要求:
1、认识三级心理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中小学生常有意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预防举措
第九章学校教育讲课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4 课时)
第一节讲堂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讲课内容:
一、讲堂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讲堂讲课过程是促使小学生心剪发展的的重要门路
2、经过讲堂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和心理生活指导
3、经过讲堂讲课,养成少年小孩优秀的个性心理质量
二、讲堂讲课浸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激发学习动机
2、培育学习兴趣
3、培育自信心,实行成功激励
4、进行潜能开发和智力训练
5、学习毅力的培育和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
6、集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育
7、培育乐观、爽朗爽朗的性格
三、讲堂进步行心理健康的原则
讲课目的:
1、理解讲堂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3、掌握讲堂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第二节学科讲课中的心理健康
讲课目的:
1、认识学科讲课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2、掌握讲堂讲课中心理健康的实行技巧
3、认识语文、数学、音乐等各课讲课的详细特色及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讲课内容:
1、学科讲课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
2、讲堂讲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
3、学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道德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讲课目的:
1、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互相关系
2、理解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目标的过程
3、掌握道德教育中个别心理指导的几个方面
4、理解德育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的重要门路
讲课内容:
1、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2、道德教育过程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3、道德教育中个别心理指导
德育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节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讲课目的:
1、认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主要工作
讲课内容:
1、认识学生个性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2、集体心理指导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3、个别心理生活指导
塑造优秀心理质量
第五节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健康作用
讲课目的:
掌握校园文化环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讲课内容:
1、经过课外文化活动进行心育
2、物质文化环境对小学生心育的作用
3、精神文化环境对小学生心育的作用
第十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设计(6 课时)
第一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讲课目的:
1、认识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
2、掌握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讲课内容:
1、教师的重要性
2、教师的心理素质
3、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特色
讲课目的:
1、认识心理教育活动课内涵的三种界定
2、理解心理教育活动课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差别
3、掌握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课程特色、活动课特色和外显特色
讲课内容
1、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涵
2、心理教育活动的课程特色
活动课的特色
心理教育活动课外显特色
第三节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步骤
讲课目的:
1、掌握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2、掌握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讲课内容:
1、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2、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第四节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与内容
讲课目的:
掌握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与内容
讲课内容
1、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目标
2、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
第五节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门路与实行
讲课目的:
1、认识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门路
2、掌握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行原则
讲课内容:
1、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门路
2、理教育活动课的实行及原则
第六节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法
讲课目的:
掌握组织心理活动课的各个环节
讲课内容
1、课前准备
2、讲堂组织
第十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丈量与讨论(6 课时)
第一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概括
讲课目的
1、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的内涵
2、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的功能
3、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的标准
4、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的内容
5、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的原则
讲课内容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内涵
|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能 | ||||
|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标准 | ||||
| 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内容 | ||||
| 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丈量与讨论原则 | ||||
| 第二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 ||||
| 讲课目的: | ||||
| 1、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一般过程 | ||||
| 2、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方法 | ||||
| 讲课内容: | ||||
|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一般过程 | ||||
|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方法 | ||||
| 第三节 常有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 | ||||
| 讲课目的: | ||||
| 认识各量表的测评目的及主要内容 | ||||
| 讲课内容 | ||||
| 1、《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 ||||
| 2、艾森博克小孩行为量表 | ||||
| 3、 Rutter 小孩行为量表 | ||||
| 4、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 ||||
| 第四节 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其余测试 |
| 讲课目的: | ||||
| 认识各量表的测评目的及合用性 | ||||
| 讲课内容: | ||||
| 1、韦氏小孩智力量表 | ||||
| 2、学习适应性测试 | ||||
| 3、 AT测试 | ||||
| 4、小学非智力要素检盘问卷 | ||||
| 5、道德教育测试 | ||||
| 6、卡特尔的人品要素测试 | ||||
| 参照书目 : | ||||
| 1、 陈旭主编.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第一版社 | .2004 | 年。 | ||
| 2、 张大均主编.心的教育――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家长用书.贵阳:贵州人民第一版社 | .2002 年。 | |||
| 3、冯正直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第一版社 | .2004 年。 | |||
| 4、郭成主编.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第一版社 | .2004 | 年。 | ||
| 5、贾晓波,杨铮主编.初中生心理心理适应能力训练教程.天津:天津教育第一版社 | .2002 年。 | |||
| 6、马建青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浙江大学第一版社 | .2003 | 年。 | ||
| 7、莫雷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版社 | .2003 | 年。 | ||
| 8、马志国主编.青春的诱惑你如何走过.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第一版社 | .2004 年。 | |||
| 9、张大均,邓卓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诊疗.训练.适应.发展( | 1~4 年级).重庆:西南师 | |||
| 范大学第一版社 .2000 年。 | ||||
| 西南师范大学第一版社 .2000 年。 | ||
| 11、张文新主编.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济南:山东人民第一版社 | .2002 | 年。 |
| 12、张文新着.小孩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第一版社 | .1999 | 年。 |
| 13 | 、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卫生.济南:山东教育第一版社 | .1994 | 年。 | |
| 14 | 、郑希付主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例分析.广州:广东高等教育第一版社 | .2004 年。 | ||
| 15 | 、赵文杰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上海:复旦大学第一版社 | .2004 | 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