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评论(24)
2006-09-08 12:32
下面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一段剧情
当被安上猫耳朵、心里害怕的发抖的小春被前来挽救的男爵猫带到舞池中间翩然起舞的时候,小春感激的望着眼前绅士无比的男爵猫,内心开始一段独白:“怎么会这样,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好象当一只猫也不错”小春正想着,立刻长出了胡须。男爵猫:“小春,不行”“不能失去自我,你要能够掌控自己的时间”这时候小春才惊醒过来,晃了晃已经迷迷糊糊的脑袋……在逃离这个诱惑重重的猫的桃花源世界的时候小春对自己说“我没有做错,无论是我救了猫咪还是我稀里糊涂的,这些都是找回自我的重要过程”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过程不是吗?迷失的人迷失了,清醒的人则在痛苦的面对残忍的现实。
搜索到的影评:
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丛,微风过处,掀起阵阵浪涛。宫奇骏动画的背景总是令人满心喜悦的。柔和与宁静荡涤心间,一切的烦忧都消逝于无形。
吉卜力(Ghibli)工作室这次在《猫的报恩》中还给我们这样一个宁静的天空。同样是灵异的题材,《千与千寻》浓艳得宛如一幅西洋油画,《猫的报恩》则仿佛得到了中国水墨山水的精髓,呈现出一片水墨氤氲。吃完一个甜蜜的蛋糕,来杯清茶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吉卜力连观众的欣赏心理都考虑到,真无愧他们“做最美最好的动画”的誓言。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Delphi)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先哲苏格拉底⑴的名言:“认识你自己!”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揭开自我的谜题,可见认识自己、寻找自我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千与千寻》和《猫的报恩》都延续着对这一永恒主题的表现。
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总是很容易对生活感到麻木,以致对生活有许多的不确定,即便是像小春这样一个平凡的小女孩也无法逃脱这种命运。动画开头不久的那段,教师在教杜甫的《春望》,颇有一定的隐喻成分。虽然小春很不愿意到猫王国这个灵世界做王妃,但是当她看到猫王国这个桃花源,也不免有些心动了,懒懒地躺在草坪上,久久地不愿起来。在这样的桃花源,任谁也难免会迷失自我的。当小春有了“变成猫也好”的想法之后,她的身上就渐渐地起了变化,长了猫的耳朵和触须。这时候她才有点担心起来。人总是不懂得珍惜自己身边拥有的东西,总要到了失去才觉得宝贵。这个道理谁也懂得,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有时那么难。
这时,在《侧耳倾听》中给过我们多少感动的那只陶瓷猫,男爵终于又大显身手了。他对小春说的那句话“做你自己,不要迷失自我”,让我久久无法释怀。我不禁省察起自己的人生来,暗暗庆幸自己还没有迷失自我,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些什么。经历过这一次灵世界的历险,小春后来逐渐变得坚强和自信,展现微笑着的自我。
男爵、多多和那只乌鸦对小春的帮助,体现着宫奇骏动画中的“大自然、动物对人类灵魂的救赎”。这种救赎往往又是从小孩子开始的,它温暖得就像是冬日里的阳光。用爱来拯救这个失衡的世界,并让我们在爱中慢慢地被感动,这也许是宫奇骏动画能够长期吸引这么多人的原因之一。
不知怎的,就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散文《狗的驳诘》。那只狗说的愧不如人,常在我耳边萦绕。鲁迅先生也是爱着这个世界的,所以他对社会中的市侩主义进行着无情地批判。他以他的恨来表达他的爱。两种不同的形式,同样搅动得我心潮起伏。
其实,抛开《猫的报恩》所承载的寓意,就其本身而言,也是十分精彩的。在猫王国的皇宫盛宴上,那些王侯将相的举动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它们穿着各式的衣服,其中有我国清朝的,埃及的,阿拉伯地区的,慵懒地玩乐着。更有趣的是那些士兵竟然是《黑客帝国》男主角尼奥基努里维斯的打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