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网优内容和方法
根据我司的理解,网优工作包含部署优化和产品配置优化两个方面的内容。
部署优化一般设计到变更施工方案、增减设备、调整天线等工程动作,而产品优化则通过一些命令配置、开启产品特定功能,实现网络性能的提升。
前者需要较大的工作量、成本和优化周期,一般不如后者代价更小;推荐优先采用配置优化,如仍无法解决问题,再考虑部署优化。
前者适用于一般的无线产品,后者适用于功能较完善的WLAN产品(需要AC支持丰富的功能特性)。
常见的无线网络问题如下图所示
图1 常见无线WLAN网络问题
1.1常用部署优化方法
| 优化方法 | 应用建议 | 影响分析 |
| 增补AP | 对于用户容量不足或覆盖不足的场合 | 提升覆盖效果明显,但在密集用户情况下,需考虑同频干扰问题 |
| 室分系统扩容 | 对于用户容量不足的场合 | 提升用户容量效果明显,需使用WLAN合路器 |
| AP规格升级 | 对于用户容量不足的场合,更换为11n AP,或双频AP | 提升用户数量,或用户性能,效果明显 |
| 更换/调整天线 | 覆盖不足的场合 | 可一定程度改善覆盖效果 |
| 变更安装点位 | 覆盖不足或干扰较大的场合 | 可一定程度改善覆盖或干扰的效果 |
| 消除干扰源 | 外来干扰较大场合 | 有效改善同频干扰的影响 |
| 配置描述 | 应用建议 | 作用描述 |
| 信道规划调整优化 | 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 减少同频和临频干扰 |
| 功率规划调整优化 | 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 减少同频,临频干扰,同时保证信号覆盖 |
| 速率集设置功能 | 对于高度部署(学校和楼宇)都可以适用 | 禁止STA和AP之间使用低速发送报文,提升性能 |
| 创建纯11n的无线网络 | 根据实际网络需求设置 | 禁止非11N设备的接入,使网络的11N设备均采用纯HT头部传输,提升性能 |
| 调整Beacon发送的时间间隔 | 对于高度部署且AP配置众多服务集(SSID)的时候有一定作用 | 当SSID多的时候可以使用,间隔不能太大,否则可能导致用户频繁掉线或探测 |
| 启用无线用户VLAN内的二层隔离 | 对于没有二层互访需求的网络一定配置该功能 | 减少网络攻击和广播/组播报文带宽占用 |
| 启用RTS/CTS保护机制 | 对于室内覆盖的网络适用 | 提升网络整体性能,对于个别AP有影响 |
| 提高AP发送报文优先级&压制无线客户端发送报文 | 建议根据实际效果确定是否使用 | 通过修改WMM参数提升AP发送报文的优先级 |
| 阻止弱信号终端接入 | 对于高度部署(学校和楼宇)都可以适用 | 远端弱信号的终端接入,会减少覆盖范围,默认允许接入强度>-70dBm |
| Band SeXXct | 对于高度部署且AP支持双频可以适用 | 使STA优先选择5G接入,进行用户负载均衡,提高AP带点数 |
| 节电客户端处理优化 | 对于所有的场景可以普遍适用 | 默认开启,减少节电网卡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和性能 |
| 11N A-MPDU聚合帧发送保护 | 对于所有场景适用 | 默认开启,实测对于网络带宽有提升作用 |
| AP下的STA接入数目 | 对于高度部署(学校和楼宇)且无线用户众多的情景都可以适用 | 默认AP允许接入的最大用户数为20,可以起到一定的负载分担功能,避免AP接入用户分配不均 |
网络验收优化流程包括网络设计指标的验收评估,用户试运行的跟踪观察,当发现网络的异常现象后,通过相应排查方法查找故障原因,最后根据故障原因选择对应的优化手段。
图2 网络验收优化流程
网优目标
1.3优化目标
通过合理的网络优化手段,对现网已交维的WLAN网络进行专业化的优化,排除现网中存在的故障与潜在的问题,使得各项指标都能达到医疗网络的标准,提供给医疗WLAN用户一个易接入、高性能、高可靠性无线接入网络服务,从而提高医疗用户满意度,提升医疗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1.4优化项目与指标
| 序号 |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与指标 |
| 1 | 信号强度(主要) |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 使用wireXXssmon测试软件测试WLAN覆盖区域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60dBm视为合格。 PDA测试显示信号强度大于等于-75dBm. |
| 2 | Ping包延时与丢包率测试(主要) | 在目标覆盖区域内用笔记本电脑运行测试软件CDS,Ping 该点STA的网关地址,记录时延和丢包率,Ping 参数设置为发送数据包50 次,包大小为 字节的方式进行Ping 检查,时延不大于50ms且Ping包的丢包率不大于3%视为合格。(漫游丢包情况除外) |
| 3 | 关联测试(主要) | 在目标覆盖区域内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DA等医护终端进行关联,前后测试10次,并记录关联时间,关联时间小于10秒视为合格。 |
| 4 | 漫游稳定性(次要) | 医护终端关联后,在多个AP覆盖的连续区域内进行模拟操作,同时在区域内移动测试并持续ping包,通过测试用户端是否有发生过掉线和操作失败的现象: 1、医护终端无操作失败视为合格; 2、漫游时丢1个包以内视为合格; 3、漫游前,中,后操作正常视为合格. |
| 5 | 同频AP数量(主要) | 使用信号强度测试工具wireXXssmon与接收能力正常的笔记本网卡,在被测试AP两米以内的位置进行测试,如果检测到存在信号强度高于-75dbm的AP则视为存在同频AP,当同频AP数量小于等于10个时视为合格。 |
| 6 | 配置检查(主要) | 检查不符合实际应用的配置. 1.AP模式检查(胖瘦模式,智分防装等) 2.信道检查 3.功率检查 4.频段检查 5.频宽检查 6.MCS检查 7.AC,AP命名检查 8.ap-group检查 |
1.5AP部署方式不合理
问题描述:AP安放于通风管道、消防管道及房檐上方、小隔间屋顶、吊顶里面等,一方面信号阻挡比较厉害;另一方面天线朝向不正确,如下图:
原因分析:施工问题,AP天线朝上导致AP底下覆盖区域信号普遍变弱,且AP放置的管道等位置存在大量障碍物,信号穿透这些障碍物后信号再次被减弱,导致AP覆盖区域信号弱。
解决办法: AP220-E是一款室内放装AP,配有挂架,可以正面朝下悬挂于管道、吊顶等障碍物少的点位,天线垂直朝下辐射;AP320-I亦正面朝下,区别是AP320-I内置智能天线,可不考虑天线方向;另,为了美观可以使用美化天线。
.
1.6部分楼层AP离线
问题描述:设备巡检过程发现部分楼层AP离线,导致附近AP的负载过高,用户使用网络慢。
原因分析:施工过程网线质量没保障,导致AP与AC间的链路不通,隧道无法建立。
解决办法:更换AP的网线让AP重新上线,保证区域内AP负载均衡。
1.7间歇性出现AP的CPU100%的情况
问题描述: AP间歇性的出现CPU100%的情况,导致AP上用户离线,新用户接入不,加大附近AP的负载。
原因分析:X互联网公司TV往AP发送PS-poll报文,但是此时AP上无该终端关联信息,所以AP频繁打印NULL AID的syslog,导致AP的CPU100%。
解决办法:关闭AP的syslog信息,或者将AP的syslog发送到指定服务器.
1.8X互联网公司TV画面长时间卡住问题
问题描述:X互联网公司TV连接无线观看视频出现画面长时间卡住,基本无下载速率。
原因分析:长时间卡住且无下载速率,观察AP上关联的其他终端下载正常,初步判断是个别终端问题,协调X互联网公司TV工程师进行排查,发现是X互联网公司TV的问题。
解决办法:非我司AP问题,重启X互联网公司TV可以解决。
1.9部分Thinkpad 1x1bgn网卡,连接无线时提示“受的连接”
问题描述:部分Thinkpad 1x1bgn的网卡在连接网络时提示“受的连接”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访问不了网络的情况。
原因分析:出现问题时查看终端上的连接状态,IP地址、网关及DNS等信息正确,但查看终端ARP表项时发现没有网关ARP表项,进一步收集AP上的收发包情况、空口报文情况、终端上的收发包情况进行比对,确认AP已将网关ARP应答发送出去,但是终端没收到,可以排除环境原因,定位为终端问题。
解决办法:1、修复网卡可以解决;
2、更新终端驱动程序(待验证)。
1.10用户在使用无线网络过程中出现QQ掉线、刷不了网页的情况
问题描述:用户在使用无线过程中会出现QQ掉线、刷不了网页等情况,要手动断开无线连接再连接才可以恢复。
原因分析:现场蹲点,发现用户断网时,终端从一台AP三层漫游到了另一台AP(楼上AP到楼下AP或者楼下AP到楼上AP),但这两台AP分属不同AC管理且AC间没创建漫游组,导致网络不通。
解决办法:1、调整上下楼AP的功率,使得终端搜索到楼上AP的信号强度大幅度强于楼下AP的信号强度,避免终端首次关联楼下AP;
2、缩短AP的Beacon帧间隔,使得AP的信号更稳定,不出现信号波动大导致的终端漫游现象。
1.11AP信号不稳定容易出现掉线的情况
问题描述:用户反馈终端无线连接的图标转圈圈的情况。
原因分析:AP的信号不稳定,导致容易漫游的终端漫游到附近AP不成功时重新关联。
解决办法:1、缩短Beaocn帧间;
2、用户对漫游需求不高,调整网卡漫游属性。
1.12AP底下扫描到的同频AP多
问题描述:.AP底下扫描到的同频AP多,且每个AP都有流量。
原因分析:X互联网公司办公室工位密集且终端种类多,需要密集部署才能满足要求,理所当然存在的同频AP也就多了。
解决办法:降低AP的功率,尽量保持同频AP的信号强度在-70dBm以下。
1.13私自架设的流氓AP多影响大网使用
问题描述:扫描过程发现很多私自架设的AP,不同程度的影响大网使用。
原因分析:某些部门为了方便办公或者测试需要私自架设AP,这些AP的信道没经过规划,或多或少的影响大网使用。
解决办法:1、协调网管对私自架设AP进行管理或剔除;
1、确实有测试需求的部门,可以提供单独的SSID,以便测试。
1.14部分区域未部署AP(例:电话客户房间)
问题描述:部分区域未部署AP。
原因分析: 未知。.
解决办法:增加相应区域的AP部署。
1.15终端抓包时发现大量广播报文
问题描述:终端关联到AP,使用抓包软件抓包发现大量广播报文。
原因分析:未开启AP二层隔离功能。
解决办法:开启AP二层隔离功能。
1.16中午时间段无线网络慢
问题描述:客户回访时,部分用户反馈中午时间段无线上网慢。
原因分析: 给办公用的SSID(XXtv-office)未设置限速,中午时间段大家都在上网,导致带宽被部分用户抢占。
解决办法:办公用SSID配置限速。
1.17手机连接信号弱
问题描述:用户反馈有时候手机的连接信号弱,上网慢。
原因分析:手机开启WLAN时会自动关联SSID,用户移动办公时手机在附近的AP关联,回到办公位置后对于漫游灵敏度低的手机而言还是关联在远处的AP,导致手机信号弱,上网慢。
解决办法:1、修改手机WLAN属性为休眠时断开WLAN连接;
2、手动断开WLAN,再关联就近的AP。
1.18AP发送的SSID数量多占用空口资源
问题描述:AP发送的SSID数量多,理所当然发送的Beacon数量也多,占用空口的资源也就多了。
原因分析:网络规划问题。
解决办法:删除不用的SSID。
1.19用户关联不上无线网络
问题描述:用户首次关联不上网络,多次关联后可以连接上。
原因分析:查看某些AP的用户数已达到上限(默认32),导致新的终端无法关联,多次关联后连接到远处未上限的AP。
解决办法:1、修改AP用户数上限(单频30个用户);
2、缩短用户超时时间;
3、增加AP部署。
1.20AP的5G频段未手动配置信道
问题描述:AP的5G频段未手动配置信道。
原因分析:密集部署的情况下,通过RRM调整信道,即降低性能,调整结果也没手动配置的效果好。
解决办法:手动配置AP的5G信道。
1.21终端在多台AP间来回关联
问题描述:测试连接时,终端会在多台AP间来回关联。
原因分析:AP未设置关联的RSSI值,允许弱信号终端关联。
解决办法:设置终端关联的RSSI值(建议30)。
1.22AC1的内存利用率高(87%)
问题描述:AC1的内存利用率高达87%。
原因分析:对比其他AC(1T19P1),AC1的软件版本为1T17。
解决办法:升级AC1的软件版本。
1.23部分用户获取不到IP地址
问题描述:部分用户反馈获取不到IP。
原因分析:查看DHCP服务器的分配情况,发现DHCP地址已全部分配,导致新的终端无法获取IP地址。
解决办法:1、缩短DHCP的租期;
2、扩充DHCP容量。
1.248614对接AC的接口未进行VLAN裁剪
问题描述:8614对接AC的接口未进行VLAN裁剪。
原因分析: 规划问题。
解决办法:对8614对接AC的接口进行VLAN裁剪。
1.25拓扑优化建议
问题描述:目前X互联网公司网的整网拓扑为二层结构。
原因分析:二层拓扑结构会导致大量的广播组播报文以及ARP攻击等风险。
解决办法:整改为三层结构。
优化建议方案
1.26配置优化
(1)调整AP的功率,减少同频AP的数量。
(2)设置RSSI接入阀值,抑制弱信号接入导致性能下降。
(3)缩小Beacon间隔,占用空口资源更多,但信号会更加稳定。
(4)密集部署场景建议手动配置AP的信道,最大程度的使用空口资源。
(5)广播的SSID过多,占用更多的空口资源,删除不用的SSID。
(6)开启二层隔离功能,有效抑制广播及组播报文。
(7)开启限速功能,保障每个用户的带宽。
(8)双频终端多的区域,调大AP的接入用户数上限,可充分利用5G的资源。
(9)流动性的办公环境,可适当缩小终端超时时间,保障新终端的接入。
(10)检查软件版本,将旧版本升级到最新版本。
(11)关闭Syslog或者将Syslog发送到服务器,可降低设备CPU利用率。
1.27部署优化
(1)AP220-E在安装时保持正面朝下,天线平行垂直向下;AP320-I在安装时亦保持正面朝下。
(2)AP点位附近障碍物应尽量少。
(3)异常离线的AP需要重新上线。
(4)覆盖的盲区应增加AP部署。
(5)终端密集区域可增加AP部署。
附录
X互联网公司网终端信息如下:
| 终端类型 | 终端型号 | 网卡型号 | 操作系统 |
| X互联网公司TV | X60 | 未知(双频双流) | Android |
| Thinkpad | L430 | 1x1 bgn网卡(Broadcom、Inter、Realtek) | WIN7、X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