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学期的课程已然结束,我却觉得意犹未尽。
ERP这门课给我一种新的学习冲击,彻底摆脱了普通教学课程的单调与空洞,让我们在实践中探发各种经营理念与方法,并且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积极性。
在我们的五人小组中,我担任的角色是营销总监。选择这个位置,是充分衡量了自身特性与小组成员的特质后所作出的决定。CEO沉稳内敛、财务总监细心踏实、成产总监智慧多谋、原料总监认真勤快,而我,对市场分析则较为敏感,善于构思广告投放方案。虽然我们分工明确,但并不影响在运行过程中互相融合与督促。几次模拟比赛下来,都让我深感,ERP是需要团队人员之间充分配合、密切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总监是可以在离开其他人的合作下单独运行企业程序的,即使做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站在营销总监的位置上,我不光只是简单的分析市场数据,更是通过和其他几位总监的深入交流加上物理沙盘的实际操作,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状况以及产品生产情况,由此来为之后每一年的广告投放制定方案。
几次交流与实践操作后就会发现:广告,基于企业当年产值、市场需求及价格幅度;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好“间谍”功能,观察分析其他组队的产品研制情况,把握所需要的市场位置,谨慎投钱,努力做到“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自豪的是,我们在第一次模拟课程中,胜出了其他5组!
以下,是我个人对ERP中营销方案的几点心得:
1. 分析市场很重要。市场预测图十分有用,每年一开始我都会先对整个市场做以分析:
a) 首先观察的,是在本地、区域、国内、亚洲、国际这五大市场中,P1、P2、P3、P4产品的需求度以及价格曲线分别有何变化及趋势。
b) 由此制定出基本的产品策略。可以使用集中化战略(主打1—2样产品),也可做差异化战略(抢做竞争少但风险性高的产品)。
以我们第一次模拟课程来说,选择的是主打P2、P3产品,我们走的是一种稳步发展的策略。原因是P2利润相对P1较高,并且在五个市场中都有较高的需求量,发展稳定且平均;P3则在之后的几大市场中逐年递升需求量,便于选单控制。P4产品相对来说利润虽大,但是后期研发以及原材料跟进上都很耗费钱财,并且要等至后最后几年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因而我们最终没有选择它。
当然,由于我们团队起先制定的是稳扎稳打的战略方案,自然在产品方面不敢使用“出奇制胜”的险招,欲在步步为营。最后发现,位居第二的组队则敢于主打P4产品,在别人都不敢抢做这块蛋糕的时候,独吞了P4的优势——高回报,低竞争。
c) 其次,在五个市场发展上,需要决策出重点投资对象。过散的市场广告投放在没有强大产量的支持下,容易导致失去抢占市场老大的机会。
依旧拿第一次的模拟课程来看,我们最后占据的主要市场是:本地、亚洲。连续多年的市场老大位置为我们带来了优先选单的好处,运筹帷幄于自身,是最让我们看中的。我的广告投掷份额相对集中在这两个市场上,只要有一次抢占了某个市场老大的位置,就会形成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过程,占据一定的选单的主动性。
2. 抢占市场老大。市场老大自然是越多越好,但一定要配合自身的产品发展方针,充分了解掌握某一产品在哪个市场的利益是最高的(高需求、高利润)再加以重点投放。如之前所说,每多一个市场老大,就给自己的选单多增加一份主动性。这深深关系到当年的产品产量能否实现零库存的目标,而通常,零库存是最能为企业资金链带来运转优势的。
3. 投广告宁谨小慎微,切忌“大手笔”。投放广告不仅是一种市场数据分析的实践,更是于心理战术运用有关。
当单纯的为了产品利润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抗衡,而忽略所投市场的整体需求度时,大手笔的广告费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过多的广告费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下降,从容影响之后的借贷问题,这一点在第二、第三时尤为突出。多数企业在第二年时的所有者权益是几年中最低的,过大的广告投放直接导致下一年长贷数目下降。因此,投广告时要结合企业实际产量,并且要与财务总监做好沟通,万不可盲目为了抢单而猛投。
4. 拿订单努力做到高利润、高销售额两不误。
参加售货会往往是我最兴奋的时候,因为一张单的好坏,会关系到很多问题:能否成为该市场老大、能否实现零库存、怎样做到利润最大化、怎样让对手不敢接我也不敢的单等等。因而,每次拿单时,除了要对每种产品的产量排摸的一清二楚外,还要清楚推算各张单的利润值、账期与交货期。最忌讳的,是盲目拿单:产品产量在某个交货期前更不上而造成毁单扣分、损失利益并且失去该单所在市场老大的位子等一系列恶性反应。
为期两天的沙盘模拟我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到了最后。有开心,有郁闷,有感悟,有收获。短短两天时间,短短5个财政年度,我却觉得获益匪浅。团队合作,整体规划,产销预测,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广告投资,时间价值,贷款还款……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第一次综合运用,在和团队成员的交流中也相互切磋,相互学习。
一、我的生产——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我们I组我担任生产总监。开始以为生产总监就在大家商讨完总决策后更新生产完工入库就没事了,直到在前两年年底看着财务总监为现金短缺发愁,而库里又有一桶一桶的存货时,我意识到我的使命不仅仅是生产的实施,产销的预测更加重要。第三年年初投标前,我做出了本年度的生产预测,即P1、P2、P3产品在第三年中各自的产量,产量预测交给了销售总监,以方便她拿适量的订单。第三年末,我们顺利实现零库存,后来的两年亦是如此。第五年是结束年,年末我们要偿还大笔贷款,尽可能得避免年终贴现还款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第五年初选单前,我的生产预测分产品分季度预测.这样,销售总监便可以在挑订单时充分考虑应收款帐期的因素。由于我们是本地和国内市场的老大,订单挑选余地很大,因此全面细致的生产预测是很有必要的。
二、团队合作——团结就是力量
小组的成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功劳,我们的团队从手忙脚乱到从容流畅,也是不断磨合的结果。虽说供、产、销、财都是不同的工作,各自需要的预算和工作,但一旦和公司的整体规划相结合,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前两年,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做,投广告各持己见,生产时七手八脚,最后算账时只有财务主管一个人在做。第二年底我们因关帐迟到被扣了10分,这是我们小组在整个沙盘模拟中唯一一次扣分。原因便是关帐前只有财务总监一个人在算所有的账,我们都没有帮忙。到后来,我把生产预算和结算都提早做好,也就给财务管理省了不少工作。
三、年度规划
年度规划的地位真的举足轻重.资金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三种可以研发的产品,20个可以开拓的市场,两个可以利用的厂房,四种可以引进的生产线,还有两个可以申请的质量认证.角度决定高度,同样,方向决定前途.在第一年年初计划中,CEO便带领我们一起商讨5年计划.我们分析了本地、区域、国内、亚洲、国际5个市场前6年四种产品的需求量预测和价格预测,简单评估了我们公司的生产力现状以及发展速度,决定只开发本地和国内两个市场,并放弃P4产品,专心做好P1、P2、P3产品,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只剩下6个市场。有限的广告费集中投资,使得我们顺利成为两个市场的老大,并在节省更多的广告费的同时保证了我们的市场份额。每年初的计划会议我们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和我们所没有预测好的发展情况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四、现金流控制
现金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游戏中体现地更加明显,看着管理费,折旧费,工资什么的不多(每次就是1M,2M的),但积累起来是相当可怕的,经营成本很高,因为涉及贷款,利息的支出也是一个大头,我们1年支出个10M的利息是常见的事,各项研发都需要每季度拨款,所以保持手头的充足现金非常必要,到支出的时候才可以应付过来,否则就只有去花利息借贷了。再来说贷款,游戏中分短期,长期贷款以及高利贷。贷款是有前提的:必须是所有者权益为正时才可以借,贷款额是所有者权益的2倍,最低起借额是20M,而且只能在固定的季度可以借。第一年我们明知地借了40 60M长期贷款,扩大生产,竞争市场老大,为后面的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年底常常没钱付费,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借高利贷,这时候我们选择灵活运用贴现,游戏制订的贴现率是1:7,即使用贴现时只可收回原款的6/7,看似损失不少,实际这样盘活了现金流,避免了额外的借贷,而且利息支出将远远大于贴现的损失。
五、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决定的订单的选择,这足以看出广告投放的重要性。第一年的广告投放我们只投了2M,是最少的一组,当然订单选的也是最差的;与我们相反的C组投了35M巨额广告费竞争标王。结果第一年我们的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标王反而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维持生产。从第二年,我们在了解了大家投放广告费用后制定了新的投放方案:本地12个,国内1个。12个的数字是有讲究的,因为我们觉得大家比较喜欢投5个10个15个这样的数额,那11个就压在10个上面,为预防有人同样想到这一点,我们就定12,压在11个上面。而第二年大家有开发区域市场的,很少有开发国内市场的,而开发国内市场同时研发好P2产品的更少,我们就在国内P2市场投1个,就一样可能拿到老大地位。结果完全如我们所料,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的老大地位被我们顺利占领。而接下来的几年我们的投入产出比继续居高不下,我们的销售额也稳定增长。
六、结语
虽然第五年我们的模拟就结束了,我们仍然为我们的第六年第七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做好的打算,我们在年末发展了新的生产线,留了下一年需要花费的广告费用和前两期的生产费用。五年的比赛中我们的业绩是突出的,但五年之后我们的公司会有更出色的业绩!
其实不用算帐
第一年借入全期贷款进行高级产品及生产线的研发,同时少量生产低级产品,并进行相关认证。
第二年采购原材料进行高级产品的生产
第三年起扩建厂房并扩大生产规模,基本开始盈利
第四年起,可还清贷款,逐渐稳步盈利
其中需要注意,第二年广告投入不必太高,因为只有你们可以进行高级产品的生产,中标的一定是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