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17:05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A.《史记》B.《旧唐书》C.《桂苑笔耕》D.《大唐西域记》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A.《史记》B.《旧唐书》C.《桂苑笔耕》D.《大唐西域记》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

A.《史记》    B.《旧唐书》    C.《桂苑笔耕》    D.《大唐西域记》

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祖冲之

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借机轮流把持朝政的是(  )

A.太尉与丞相                               B.御史大夫与刺史

C.外戚与宦官                               D.诸侯王与太后

5、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它们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两宋历史的短暂    B.少数民族的崛起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民族政权的并立

6、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7、小明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短暂统一的隋朝

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D.统一国家的建立

8、金朝建立后,被其先后灭亡的政权是(  )

A.辽、北宋    B.西夏、辽    C.西夏、北宋   D.北宋、辽

9、“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0、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  )

A.发展农业生产                        B.做给农民看    

C.稳固自己的统治                        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1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为唐代一位著名诗人题写的一副对联,他称颂的人物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2、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皇权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13、考古学家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很美很实用        B.我国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完整的古文字

C.甲骨文是字母文字的起源    D.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工艺成熟

14、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5、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设置了(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16、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容许)刺举(检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单独掌握地方军政权

C.单独掌握地方财政权    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

17、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西夏   ④金   ⑤南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②③①⑤④

18、经过家门前那深情的一瞥,孩提的哭笑声,从此萦绕在你的身边;相见时,已隔了数年……感叹你聪颖的智慧,让那洪水猛兽,在你面前成为温顺的蛟龙……这首诗歌歌颂了(  )

A.盘古开天辟地    B.大禹治水    C.女娲造人    D.李冰修建都江堰

19、下图图片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是(  )

A.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长安和大秦

B.丝绸之路巩固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

C.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丝绸之路加强西汉对西域的管辖

20、“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这则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D.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

2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

A.商朝、秦朝、三国    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

22、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治国措施体现了这一执政理念的是(  )

A.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D.完善三省六部制

23、两宋时期造船业水平很高的城市不包括(  )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大都

24、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25、北宋施行重文轻武,削夺方镇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重用文臣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同时又重视武备,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减军备节省开支    B.提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

C.提高的战斗力    D.加强君权防止武将专权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并据该材料概括其主要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并作简要说明

(4)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有人说他死了变法也就失败了,你同意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盛世局面)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是在哪一事件后被打破的?

(技术创新)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这种选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和同一家)

材料四:贞观十五年(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4)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对外友好)

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5)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没有唐初以来百余年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唐玄宗是无法成为盛世之君的。他深知“治民必先治吏”的道理,罢免了大量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还屡次下诏土地买卖,大力发展生产。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

——摘编自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材料二  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名称,并概括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并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的阶段特征。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C

4、C

5、D

6、D

7、C

8、A

9、C

10、C

11、B

12、A

13、B

14、B

15、C

16、D

17、B

18、B

19、C

20、C

21、A

22、A

23、D

24、D

25、D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

(2)历史事件:商鞅变法

主要措施:①奖励耕战(耕织);②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联系:因果联系;说明: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是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材料二诸侯国的变法。

(4)原因:商鞅变法触犯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表态:不同意。理由:①判断改革是否成功,标准是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顺应了社会潮流(或目的是否达到);(意思相似即可)②商鞅虽死,但变法继续,使秦国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基础。

2、(1)唐玄宗(或李隆基);安史之乱。

(2)曲辕犁;筒车。

(3)科举制。进士科的创立。

(4)文成公主。

(5)玄奘;《大唐西域记》。

3、(1)名称:开元盛世。

原因:唐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整顿吏治;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个人的优秀品质。(照抄原文,答出任意2点即可。)

(2)丝绸之路。特点:人员构成多元;交往频繁;交往的国家多;交流的人数多;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3)特征:繁荣与开放。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A.《史记》B.《旧唐书》C.《桂苑笔耕》D.《大唐西域记》2、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