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第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习题选修讲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0:17:17
文档

学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第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习题选修讲义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2C(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答案】B2.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推荐度:
导读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2C(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答案】B2.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 2C(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A.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B

2.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

①2H2+O22H2O与2H2O2H2↑+O2↑

②H2SO4(浓)+2HBr===2H2O+Br2+SO2↑与Br2+SO2+2H2O===2HBr+H2SO4

③2NO2===N2O4与N2O4===2NO2

④2SO2+O22SO3与2SO32SO2+O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可逆反应必须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①中的反应条件不同,②中H2SO4的浓度不同,性质不同。

3.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 mol/L,O2为0.2 mol/L

B.SO3为0.25 mol/L

C.SO3、SO2均为0.15 mol/L

D.SO3为0.4 mol/L

【答案】 B

【解析】 A项数据表明,题中0.2 mol/L的SO3完全转化成了SO2和O2,即平衡时,c(SO3)=0,这是不可能的;B项说明在题给浓度的基础上又有0.05 mol/L SO2和0.025 mol/L O2化合生成0.05 mol/L SO3,这是可能的,B正确。C项数据表明SO2、SO3的浓度都在原浓度的基础上减少了0.05 mol/L,这也是不可能的。D项数据表明SO2完全转化成了SO3,即平衡时c(SO2)=0,c(O2)=0,这也是不可能的。

4.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表示,逆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表示,该反应达平衡时,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v(SO2)=v′(O2)  B.v(O2)=v(SO3)

C.v(SO3)=2v′(O2)  D.v(SO2)=v(SO3)

【答案】 C

【解析】 对于正反应有v(SO2)∶v(O2)∶v(SO3)=2∶1∶2,对于逆反应有v′(SO2)∶v′(O2)∶v′(SO3)=2∶1∶2,而达到平衡时有v(SO2)=v′(SO2)、v(O2)=v′(O2)、v(SO3)=v′(SO3)。

5.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混合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仅②③

C.②③④  D.仅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ρ=,ρ不变,说明m(气)不变,即生成A(s)的速率等于消耗A(s)的速率,①符合题意。这是一个等积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是否已达平衡。

6.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 Z(g),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X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B.c(X)∶c(Y)∶c(Z)=2∶1∶1

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同一时间内消耗2n mol X的同时生成n mol Z

【答案】 A

【解析】 反应过程中原子个数守恒,所以C不合题意。消耗2n mol X与生成n mol Z是同一反应方向,也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浓度之比为2∶1∶1,不能说明浓度保持不变。

7.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0,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为(  )

A.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2、H2、NH3分子数比为1∶3∶2的状态

【答案】 C

【解析】 断开N≡N键与生成N—H键是同一个反应方向,A不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r=,反应过程中m始终不变,若r不变,则n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8.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Y2(g) 2Z(g)。已知起始时X2、Y2、Z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A.c(Z)=0.3 mol·L-1

B.c(Y2)=0.45 mol·L-1

C.c(Y2)=0.2 mol·L-1

D.c(Z)=0.4mol·L-1

【答案】 A

【解析】 若反应向右进行,则X2、Y2、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依次是:0~0.1 mol·L-1、0.2 mol·L-1~0.3 mol·L-1、0.2 mol·L-1~0.4 mol·L-1;若反应向左进行,则X2、Y2、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依次是0.1 mol·L-1~0.2 mol·L-1、0.3 mol·L-1~0.4 mol·L-1、0~0.2 mol·L-1。

9.把6 mol A和5 mol 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g) 2C(g)+xD(g) ΔH<0,5 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 mol 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

D.B的转化率为25%

【答案】 C

【解析】 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A错误;平衡时n(D)=0.1 mol/(L·min)×4 L×5 min=2 mol, x=2,因此C和D的生成速率始终相等,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B错误;v(A)=v(D)×=0.1 mol/(L·min)×=0.15 mol/(L·min),C正确;B的转化率=×100%=20%,D错误。

10.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平衡时为一定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着。

11.对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2的同时,消耗2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2v正(H2)=3v逆(NH3)

D.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 C

【解析】 若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A错;生成xmol N2的同时,消耗2x mol NH3,均为逆反应方向,不能据此判断反应达平衡状态,B错;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H2)∶v逆(NH3)=3∶2,C对;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错。

12.已知常温常压下,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在同温同压下向一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完成时放出热量为Q1 kJ,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5 mol N2和3 mol H2,相同条件下反应完成时放出热量为Q2 kJ,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2Q2=Q1=92.4  B.Q2C.Q1【答案】 C

【解析】 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多加0.5 mol N2,所以乙放出的热量多于甲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始终少于92.4 kJ。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3.(13分)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12345
n(NO)mol

0.020.0100.0080.0070.0070.007

(1)上图表示NO2的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 (1)b 1.5×10-3 mol·(L·s)-1 (2)BC

【解析】 该反应达平衡时,n(NO)=0.007 mol,此时n(NO2)=0.013 mol,其浓度变化量为0.006 5 mol·L-1,所以表示NO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b。在(2)中,A若表示同一方向的速率,在任何时候都成立,而D中容器的体积及气体的总质量都不变,气体的密度也始终不变。

14.(13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 2C(g)达到平衡时,A2、B2和C的浓度分别为0.5 mol/L、0.1 mol/L、1.6 mol/L,若用a、b、c分别表示A2、B2、C的初始浓度(mol/L),则: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0.4 (2)0.4≤a≤1.3

【解析】 (1)由于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A2、B2的浓度变化相同,所以两者任何时刻浓度之差应等于a与b的差。a mol/L-b mol/L=0.5 mol/L-0.1 mol/L=0.4 mol/L,即a-b=0.4。

(2)若平衡从正向建立,即C的初始浓度为0,则初始浓度c(A2)=1.3 mol/L,c(B2)=0.9 mol/L。若平衡从逆向建立,即B2的初始浓度为0,则A2的初始浓度为0.4 mol/L,此时C的初始浓度为1.6 mol/L+2×0.1 mol/L=1.8 mol/L。

因此有0.4≤a≤1.3,0≤b≤0.9。

15.(14分)乙酸和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1)对于上述可逆反应,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在上述条件下,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18

C.20  D.22

(3)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水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乙醇,同时消耗1 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 (1)C (2)C (3)②④⑤

文档

学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第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习题选修讲义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3B(g)2C(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A.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答案】B2.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