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qī xī jīng huāng bō li shuǐ gāng
( (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粘(zhān)稠 参(cēn )差 供给(gěi )
B.首都 (dū) 纤(xiān)维 埋没( mò )
C.钞(chāo)票 逄(páng)蒙 喷(pēn)香
D.空(kōng)闲 的( dí )确 亲戚( qì)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一项是( )
A.开辟 粉骨碎身 崇山峻岭
B.书藉 目不转睛 千捶万凿
C.军阀 死得期所 淹淹一息
D.栖牲 重于秦山 精兵简政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③他待在巴掌大的监狱里。 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A.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偶 比喻 拟人
C.拟人 对偶 夸张 借代 .借代 拟人 比喻 对偶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班干部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建议。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拔尖。
C.雾霾天气危害巨大,因此治理雾霾不仅是大家的事,更是的事。
D.老师要求我们的校刊中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句子中的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B.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C.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D.朋友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
选出下列作品、作家相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B.《木兰诗》——汉朝——民歌
C.《叱记》——西汉——司马迁
D.《聊斋志异》——明朝——蒲松龄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大,宇宙之大,此时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的鸟鸣声,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欢的东西,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①②③④ .①③②④ .③④①②
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1)、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
(2)、仿照句子的写法,请你写一写放学后的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积累补充填空。
(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
(2)青,__________________。《荀子》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4)古人常常托物言志,诗人于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达自己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郑燮则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来寄寓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品质。
(5)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1)、毕业赠言要根据同学的个性、特长、优缺点等来创作,下面的赠言送给哪一类同学最合适呢?(填写正确的序号)
A.惰性较强 B.粗心马虎 C.意志坚强 D.缺乏自信
赠给(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赠给(的同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知道,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
(2)、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就要离开自己的母校了,临别之际,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留给母校,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________ ②食之,甚美________
13、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__________________
15、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著”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篌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著”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筷子虽为寻常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尾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吃饭时提醒人们要节制不当欲望。筷子的使用则表达了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相比于西方用刀、叉等工具随意切割食物,让人感到一种暴虐和一种舞刀弄叉的张狂,那么东方人用筷子温文尔雅的夹取食物就显得更加内敛和含蓄了。
材料二:
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
材料三:
咏竹箸
【明】程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
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
材料四: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浙江省余姚市文明办特此设计了此海报。
16、【材料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筷子。
17、【材料三】明代诗人程良规在《咏竹箸》这首诗中,热情歌颂了筷子的____________的精神,这与唐代诗人罗隐《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8、【材料四】是一则宣传海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材料中的信息作答)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悟到心灵的依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不抱怨,靠自己
崔万志
我出生在一个农户家庭,出生的时候脚先落地,头被卡在里面了,一连几个小时都不来。我出生的时候没有呼吸,然后赤脚医生就逮着我的腿头朝下使劲地抖,一直抖了十个小时,我才有了第一声微微的哭泣,就这样我活了下来。我九岁的时候上小学,记得从我家到小学之间有一条沟,别人很容易就跨过去,我就跨不过去。我也不愿意我的父母天天背着我送我上学,我试着蹲下去然后趴在地上,然后爬下去,然后再爬上来。也许,上天从我小时候就告诉我: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上高中那年,我中考的分数在我们县里名列前茅,我被一个重点高中录取了。把学也交了,床单也铺了,突然间被校长发现了,校长就很惊讶地看着我:“我们学校怎么来了一个残疾人?”然后便在几分钟之内把我和我父亲以及我的行李踢到校门之外,指着我说:“就算你考上大学,也没有学校要你,你还耽误我一个名额。”我爸当时就跪了下来,一跪就是两个小时。我恨命运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爸用双手捧着我的脸对我说:“万志,你听着,没有为什么!抱怨没有用!书还要不要读?”我说:“要!”我爸说:“那么回家吧。一切靠自己!”
我上大学的时候,真的害怕没有大学收我,我选择了一个比较偏僻的离我们家里恨很远的一所大学,很幸运我被录取了。
大学毕业以后,我和所有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面临着找工作,我天天跑人才市场,我投了上百封简历,没有一家单位要我。我记得最后一次,我很早很早就去排队,排在第一位。面试的招聘官看着我,指着我就说:“快走开,快走开!别挡着后面的人。”
那天走在大街上,风好大,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滚了下来,我心里非常绝望。我要养活我自己!我要养活我自己!我要养活我自己!那个声音就在我心里嘣嘣地敲打着我,我想起了父亲的话: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我改变不了现实,就改变我自己,我也不再抱怨,甚至不再难过。
我去摆地摊、卖旧书、卖卡片,我一顿饭分两天吃,就这样坚持了半年,我开了自己的一个小书店,后来又开音像店、开超市、开网吧,我的书店被烧过,超市被偷过,网吧被拆了一次又一次。后来我又开始开网店,我把多年积蓄二十多万一下子亏光了,再后来我又开,又成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欠了外债四百万。但是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挫折,所有的痛苦,我埋藏在心里。我说不出来,我也不想说,因为我知道,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就这样,我坚持、坚持、坚持下去,一直把我们的旗袍做到天猫第一名。
走到今天,我回头再看看我走过的这些经历,这些挫折,原来都是上天对我最好的安排。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选择抱怨,我们内心是充满着痛苦、黑暗和绝望的;选择感恩,我们的世界就充满着阳光、希望和爱。
20、作者人生之路遭受了哪些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全文,你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不抱怨,靠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经历磨难最终有伟大成就的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一人并简要叙述他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作者的经历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
题目: 的味道
提示:“味道”有很多种:爱的味道、眼泪的味道,成功的味道,失败的味道……“味道”一词,引起了你怎样的回忆?
要求:①请根据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文章。②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徘徊 栖息 惊慌 玻璃 水缸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息、慌、璃、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B项。
A项:粘稠zhān——nián 供给gěi——jǐ
C项:喷香pēn——pèn
D项:空闲kōng——kòng 亲戚qì——qi
3.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注意区分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B.书藉—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千捶万凿—千锤万凿:经过千万次锤打,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C.死得期所—死得其所:意思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淹淹一息—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D.栖牲—牺牲: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
重于秦山—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4.A
解析:A
【详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比喻修辞,将洞庭湖水比作“白银盘”,将山水翠比作“青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运用拟人修辞,一个“咬”字、一个“不放松”、一个“立”将竹子拟人化。“他待在巴掌大的监狱里。”运用夸张修辞,是一个缩小夸张,突显了监狱的小。“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运用对偶修辞。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语病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语句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辨析和识记,在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B项。
A项:语序不当,先是广泛征求,然后是虚心接受。
C项:搭配不当, “大家”包含“”,应改为雾霾危害巨大,因此治理雾霾不仅是百姓的事,更是的事。
D项: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促进”。
6.C
解析:C
【详解】考查对标点运用的辨析。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
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A项有误,“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加顿号。
B项有误,“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是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后面加逗号,“驯良”后面加逗号,“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是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后面加逗号。
C项正确。
D项有误,书名号中间去掉顿号,因为连续列举书名,用了书名号,不再添加顿号。
7.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平时要加强对作家作品的识记。
A项正确。
B项错误。《木兰诗》——南北朝——民歌
C项错误。《史记》——西汉——司马迁
D项错误。《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
8.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9. 动静结合 同学们背着书包,满脸笑容地行走在路上,有些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互相说着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互相追逐打闹,笑声传得很远很远。那些参天的大树苍翠欲滴,正挥动着枝叶跟同学们说“再见”呢!渐渐地,嘈杂的校园安静了下来,沉浸在暮色中。
【详解】本题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1)、“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手法,写出了河道上运动状态下的景象。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运用了静态描写手法,写出了水面静止状态下的景象。
这句话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2)、根据题干,仿写的句子要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放学后校园中静止状态下的景象与运动状态下的景象。要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合理。
10. 日久见人心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少壮不努力 粉骨碎身浑不怕 任尔东西南北风 眉眼盈盈处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和诗歌的默写。
(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意思: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意思: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奋进,不要等到年老时再后悔。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意思:(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竹石》意思: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意思: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11.A
解析: A B 校园的绿化较少,希望能多植绿树,让花香、绿荫满园。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意思来选择。“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讲的是不等待,勤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知道,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讲的是小问题会带来大隐患。第2小题应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提出建议。
12.12、 从前 十分,非常
13、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4、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美味的盐)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1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分析】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都是这样,做的太过了就一点好处也没有了,反而只剩下祸害。
12、考查字词解释。识记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有些词义含义较深,不能单从字面理解,必须深入思考,引申理解。
13、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包括看关键词、利用修辞断句、总分关系断句法、借助固定结构。
14、考查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15、考查文言文的主旨。最后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13.16、 地位 历史 文化内涵
17、 默默奉献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 文明用餐,使用公筷
19、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更好的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
【分析】
1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材料一首先介绍了筷子的地位,它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接着介绍了筷子的来历,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篌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著”。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著”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然后介绍了筷子蕴含的文化内涵,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中国人对“天圆尾方”的传统解读,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17、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识记。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这首诗的意思是筷子被频繁的使用,先尝到各种或甜或苦的味道,但真正的滋味确实由人来品尝,筷子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热情歌颂了筷子默默奉献的精神。
罗隐的《蜂》,全诗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意思是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歌颂了蜜蜂勤劳无私、甘于奉献的品格。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可知,此海报提出的背景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由“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可知,此海报的目的是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由海报图片可知,此海报倡导大家在饭桌上文明用餐,使用公筷。
19、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这句话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四个“通过……”的句式,将小孩、老人、孤独的人、相守的人通过筷子诉说着的人生和情感写出来,这样更好的说明一双筷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传承、明理、关爱、思念、睦邻、感恩等含蓄的情感与礼仪传统,都可通过一双筷子体现出来。
14.20、①出生时难产。②上小学时要艰难地越过一条沟。③上高中时被校长撵了出来。④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屡屡被拒。⑤开书店、超市、网吧等均失败。⑥开网店、做电子商务亏损厉害。
20、“不报怨,靠自己”是一种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不抱怨”是指遇到困难时不怨天尤人,“靠自己”是指自己要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不抱怨,靠自己”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22、议论。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希望和爱,起到了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旨的作用。
23、司马迁,遭遇宫刑之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持不懈,终于写成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24、①不被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为成功做准备。②努力拼搏,勇往直前。③常怀感恩之心,不抱怨。
【分析】
20、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事件的概括。注意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经历的不同挫折,根据关键句子“出生的时候脚先落地,头被卡在里面了”、“我试着蹲下去然后趴在地上,然后爬下去,然后再爬上来”、“把我和我父亲以及我的行李踢到校门之外”、“我投了上百封简历,没有一家单位要我”、“我的书店被烧过,超市被偷过,网吧被拆了一次又一次”进行作答。
20、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结合文中作者的做法:每一次面对打击,他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我们可以知道,题目的意思就是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或者困苦,依靠自己积极面对,困难终将被我们打败。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表达方式的理解。句子主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从画线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很鲜明地对比出两种不同选择导致的不同结果,故而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议论的作用主要是表明观点和态度,使文章观点鲜明、说理深刻。
23、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历史上经历磨难最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有很多,我们熟知的有司马迁、海伦·凯勒、史铁生等。
2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谈启示,一方面应该讲从文章中总结出来的内容,另一方面要谈谈对自己怎么做的启示。
15.范文:
解析:范文:
成功的味道
有时我会失败,但有时,我也会成功。现在,我就尝了成功的味道……
“学校修攀岩墙了!”听到这一消息,全班都沸腾了,但一听说攀岩墙有十多米高时,我的心里却打起退堂鼓。该我们班了,望着那“望不到顶”的攀岩墙,我的心不禁颤动了数下。只见班上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成功登顶,我又重新鼓足了勇气:他们都能成功,凭什么,我就不行!
开始爬了,刚一上去,我的心就快要跳出嗓子眼了。我小心翼翼地向上爬着,以出奇的乌龟速度前进着,爬到一半了,我心想:哈哈,原来就这么简单啊!突然,我的脚一滑,差点掉了下去,我吓得面如土色,心脏都似乎停止跳动了。等我再爬上来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等我重新缓过来时,我早已双臂发麻,腿也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我陷入了一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局面。“李xx,加油!李牧远,加油!”我一看,原来是袁xx,我心里为之一震,浑身充满了力量,手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像一张拉满了弦的硬弓,配上了一技得箭,正蓄势待发。随后,我三下两下就成功登顶了,下来时,我心里全是成功的味道——甜!
成功的味道是甜的,但如果你通过阴谋诡计来获得成功的话,那就是苦涩的!
【详解】本题是一题半命题作文,根据提示。可以写出酸甜苦辣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对生活的感悟,是一篇叙事作文。
开头:点题,写出要写的到底是哪种味道,是带给人美好回忆的,还是苦涩的,还是令人欣慰的。
中间:详写部分,将事情写清楚,内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叙述哪次成功了、失败了或者是体会到了爱等。叙事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是事情的发展顺序将事情写清楚,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将事情写得形象生动。
结尾:写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体会感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