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着假期,我们几位老同学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女生聚在一起,总是免不了家长里短。讨论最为热烈的,无疑是各自的中年生活现状和挑战。一旦话题启动,便一发不可收拾。最让人嫉妒的是未能参加聚会的小A,她早早地留学海外,完成医学硕士学业,并在医院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在英国安家立业,生活美满,事业有成,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成功典范。
接着是小B,她听从父母建议,勤奋学习,考入名校,找到满意的工作。如今,她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在职场上也是一名拼命三郎,深受领导器重。然而,她也在思考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小C曾是学业上的佼佼者,毕业后进入事业单位。成为母亲后,她遵循家人的期望,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但她常常向我们抱怨,自从离职后,她在家庭中的地位似乎悄然下降。她深刻体会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并开始考虑重新投身职场。
还有小D、小E等人,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剧本,各有悲欢离合。
回首过去,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人”与“财”这两个主题。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的梦想,都与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紧密相连。而我们的财务状况,则决定了我们能否实现这些目标,以及我们如何获取并管理所需的资金。
毕业后十余年,我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或许正是我们为自己编写的人生剧本所引导的。不同的人生剧本,带来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成就。
年轻时,小A已经在家人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剧本。而我们其他人,在面临选择时,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是否审视、调整并撰写自己的人生剧本,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一个优秀的人生剧本应该是逻辑清晰、目标明确、前后连贯的。相反,一个糟糕的剧本可能会逻辑混乱、目标不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财务剧本的支持和衬托。可以说,财务剧本是人生剧本的一个简化版本。
在具体的人生剧本中,我们的人生包括身体健康、个人成长、职业规划、家庭发展、社会价值、财富管理等方面。每个方面都离不开财务的支持,都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进行量化。将财务状况独立出来,就形成了一个简化的财务剧本。
因此,当我们讨论理财和财务规划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探讨如何根据我们的人生剧本来规划财务剧本。如果脱离了人生剧本,单独讨论财务规划是没有意义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作为理财师,在帮助客户规划财务剧本时发现,关键不在于钱本身,而在于背后的人。只有当人生剧本清晰时,财务剧本才能得到合理的规划。
因此,理财就是理人,就是理生活。人生规划好了,财务自然能够规划好。然而,即使人生剧本写好了,也不意味着财务剧本一定能写好。因为,财务管理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领域,而我们通常缺乏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在学校,我们努力学习,但学校主要教我们如何找到工作,而不是如何管理和使用金钱。在家中,我们生活愉快,但父母很少与我们谈论金钱,总是认为我们长大后自然会明白。
因此,大多数人的财务剧本一开始都是空白的。当我们进入职场,不得不面对金钱时,才开始拙劣地在其上涂鸦。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学习,这种涂鸦通常停留在初级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财务剧本一生都是一个草稿本,没有剧情规划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实现理想的财务状况和目标。就像建造一座大楼,零散的收入、支出和投资就像一层层叠加的砖、水泥和钢筋。开始时可能还能搭建起来,但随着时间推移,结构可能会逐渐松散。可能是因为一阵风,一次轻微的触碰,或者仅仅因为自身的重心不稳,大楼就可能突然倒塌。
这样的大楼之所以脆弱,是因为缺乏清晰的图纸、合理的施工和监管、可靠的建材以及稳健的建设过程。而我们的财务状况也是如此:需要有清晰正确的财务剧本为我们指引方向;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来不断完善和修正剧本;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工作和投资,以获取财务管理的原材料——资产;需要用长期主义的态度,终身管理财务。
当我们的人生剧本和财务剧本都准备就绪,我们就可以按照剧本展开人生,并期待未来美好的实现。实际上,所谓的“人生赢家”不过是更早、更好地写好了剧本,并且愿意付诸行动,持续地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