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传统的测定余氯的方法是采用OTO法。
2. OTO法能够快速测定余氯含量,其原理是通过试剂与余氯反应产生的颜色深浅来判断余氯的多少。
3. OTO法能够检测出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尤其在加氯量处于B、C段时,水中的余氯几乎全部为结合性余氯。
4. 然而,我国目前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是基于游离性余氯0.3-0.5ppm来设定的,OTO法测得的余氯值如果误认为是游离性余氯,则会存在偏差。
5. 自来水中的氯不仅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杀灭水中的有机物、还原物和细菌,剩余的氯即为我们所说的余氯。
6. 余氯分为两种类型: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7. 余氯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以及总缓效氯。
8. 由于余氯在水中不稳定,测试结果可能会有所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