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汤”在古文中是个多音字:作名词表示热水、开水、汤食时,读音为tāng。
2. 作形容词表示水势浩大时,一般叠用,读音为shāng-shāng,如浩浩汤汤、汤汤乎若流水、江汉汤汤。
3. 另外,作通假字使用时,有tàng的读音,如《扁鹊仓公列传》中的“疾之居腠理也,汤之所及也”。
4. 还有yáng的读音,如《淮南子·天文训》中的“日出指乎于汤谷”。
5. 以及tōng的读音,如《东方朔·七谏》中的“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6. 以上列出的读音,可参考《康熙字典》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