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戒指最初的用途之一是表示占有。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古代抢婚行为,当时男子给抢来的女性戴上枷锁以示占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枷锁逐渐演变成了订婚和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以表明她已成为他的所有。
2、戒指也象征着崇拜。它源于古代对太阳的崇拜,当时的戒指通常由玉石制成,形状为环状,象征着太阳神,带来温暖,保护人类的幸福与安全,同时也代表着美德、永恒、真理和信念。在婚礼上,新郎戴金戒指象征着太阳的炽热,而新娘戴银戒指则象征着月亮的纯洁。
3、戒指还曾作为印章使用。在埃及,统治者习惯将代表权力和身份的印章随身携带,但又不希望它成为累赘。因此,人们发明了镶有圆环的印章,戴在手指上。
4、戒指也曾是禁忌的象征。在古代宫廷中,后妃和妾室为了避讳君王的宠幸,会戴上金指环在左手,表示禁戒。平时则戴银指环在右手。随着时间的推移,戒指传到民间,其原本的含义逐渐消失,人们开始将其视为一种美观的饰品,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风气。
明代都邛在《三余赘笔》中记载:“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从字面上理解,“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当时的妇女戴指环并非为了炫耀美丽或装饰,而是作为一种警示和谨慎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戒指被用来表达各种含义。到了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东汉时期,戒指开始被用作定情的信物,到了唐代,这一习俗更加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