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中,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是获取研究资料的关键步骤。发掘现场的基本单位是“探方”,通常规格为5*5米,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些探方按正北方向划分,用于进行发掘和资料收集。
考古发掘方法多样,包括纵向和横向发掘。横向发掘有助于展现发掘对象的全貌,特别适用于墓葬、灰坑等面积较小的遗址。纵向发掘则利于考古人员区分堆积,确定层位关系,他们按照从晚到早的关系逐层进行发掘。此外,探沟发掘法也被广泛使用,这种方法主要了解一定范围内的堆积情况。
考古人员还需进行地层划分,这是根据人类活动而遗留的文化遗迹、遗物来判断的。不同时期堆积的原因不同,因此每个时期的土质、土色与包含物也会有差异。地层划分的主要任务是区分各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次,判定各堆积层的先后顺序并进行编号,进而确定各层次遗迹的叠压打破关系。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相关记录工作。在发掘开始前,会进行航空拍摄,记录发掘对象的整体情况。在发掘的各个阶段,还需要对遗址进行影像记录。同时,在发掘过程中,每个遗迹单位都会被编号并照相,以确认拍摄的影像合乎要求。此外,遗迹测量绘图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