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描绘倾盆大雨的古诗中,有这样一句:“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描述了白帝城中乌云翻涌而出的景象,而城下的雨水则如同被打翻的水盆般倾泻而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雨势之猛烈。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手,诗名《白帝》。整首诗如下:
《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此诗不仅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白帝城的壮丽景象,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壮观场面。首句“白帝城中云出门”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一幅乌云密布的画面,而“白帝城下雨翻盆”则进一步以夸张手法突显了雨势之大,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所吞没。
紧接着,“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两句,诗人借助自然界的声响和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氛围。高耸的江水和险峻的峡谷在雷鸣电闪中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古木苍藤在风雨中摇曳,使得原本明亮的日月也变得昏暗无光。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社会现实的描绘,“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战马不如归马悠闲自在,而战乱之下,原本繁荣的千家万户如今只剩下百余家,这反映了战乱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
最后两句“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则更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寡妇们在战乱中失去依靠,生活困苦,而秋原上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的哀嚎和悲泣声似乎回荡在整个原野,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