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禅,刘备指定的太子,于刘备去世后同年继位,年号“建兴”。
2. 在位初期,刘禅依赖诸葛亮处理国政,多次北伐魏国,但未能取得显著成果。
3.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和费祎辅佐刘禅,国内局势一度稳定。
4. 后期,姜维掌握大权,频繁对魏用兵,消耗了蜀国的国力。
5.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统治更加无能,沉溺于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专权,导致朝政混乱。
6. 公元263年,魏国进攻蜀汉,刘禅在绵竹战败,成都失守。刘禅最终选择投降魏国,并被封为安乐公。
7. 在洛阳期间,刘禅对司马昭的询问表现出无感的态度,甚至装作不思念蜀国。
8. 司马昭识破了刘禅的伪装,但没有对他采取行动,允许他继续在洛阳居住。
9. 刘禅于公元271年病亡,被历史上称为刘后主。
10. 有观点认为,刘禅在刘备去世后,能够信任并重用诸葛亮、姜维等人,支持对魏的战争,维持蜀国四十余年,不应被简单视为无能之君,而可能是一位明智的君主。他在被俘后的表现,可能是为了自我保护而采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