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稻生长期间的需水量包括叶面蒸腾、株间蒸发和地下渗漏的水量,其中蒸发量和蒸腾量占据主要部分。
2. 蒸发量表现为从返青期到分蘖初期叶面积较小,田间荫蔽度小,反射率大,吸收率小,因此此期蒸发强度较小。之后随着叶面积的增大和田间荫蔽度的增加,太阳辐射能的反射率减小而吸收率增大,导致腾发强度增加,到孕穗至抽穗开闭明花期达到最大值,随后由于功能叶片减少而下降。
3. 土壤渗漏量受土质、水文和栽培措施的影响。黏重的稻田渗漏量较大,地下水位高的稻田渗漏量小,高产田保水性能好,渗漏量相对较低。
4. 水稻的蒸腾量、蒸发量和渗漏量的规律是适时、适量进行灌溉的主要依据。研究表明,每公顷水稻植株全生育期需水量为2310米3,占总用水量的11%左右;蒸发量为3735米3,占17%左右;渗漏量则多达15660米3,占72%左右。
5. 水稻消耗大量的水分在蒸发和渗漏上,因此合理运用灌溉技术调节水稻需水量是节水栽培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