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近两个月,网络热搜频繁出现与寄生虫相关的话题。例如,有少女因食用生鱼片导致肠内寄生虫滋生,浙江阿姨生吃蝌蚪治疗牙痛,小伙因喝生水出现头痛呕吐甚至脑出血,以及女子生吃荸荠体内取出寄生虫等案例。
2. 这些案例中,寄生虫的“表兄弟们”频繁作案,让喜爱尝试生食的人频繁中招。轻度的症状可能包括腹痛、腹泻、咳嗽和消化不良,而严重的可能导致高烧、贫血甚至脑出血。
3. 人体免疫系统为何无法抵御入侵的寄生虫?实际上,人体细胞中最多只有一半属于我们自己,其余的是肠道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帮助我们调节生理功能,维持身体健康,但同时也让肠道成为各种病原体的战场。
4. 从致病性细菌、病毒、真菌到各种寄生虫,种类繁多的外来病原体在人体肠道中与人体免疫系统展开战斗。寄生虫借助食物潜入肠道,并在肠道内壁上“安家”掠夺营养繁育后代,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肠壁出血,引发腹痛、腹泻、胃部不适和贫血等问题。
5. 尽管如此,人体免疫系统并非无能为力。白细胞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在抵御寄生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杀伤细菌和寄生虫的功能,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数量优势取得胜利。然而,面对一些“强劲的对手”,如具有厚厚“角质层”的蛔虫、形成“保护罩”的弓形虫、进行“伪装”的血吸虫等,免疫细胞也可能无能为力。
6. 一些寄生虫甚至能“欺骗”人体免疫系统,使其产生大量无明显保护作用的抗体,导致免疫系统无法彻底清除寄生虫,使得双方不得不“和平共处”。
7. 因此,当人们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避免生食,多吃熟食,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检测和治疗,是预防寄生虫感染和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