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雾器有什么作用啊!
除雾器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气体中的雾沫,这有助于改善操作条件、优化工艺指标、减少设备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处理量及回收有价值的物料,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
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雾沫与丝网细丝的碰撞,以及细丝表面的液滴扩散和重力沉降。雾沫在上升过程中与细丝相撞,附着在细丝表面。随着液滴的聚集和增大,当液滴的重力超过气体上升力与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会从细丝上脱落。
除雾器的设计流速通常选定在3.5—5.5m/s,以保证有效的除雾效率而不会造成二次带水。流速的增加可以提高除雾效率,但也会增加系统阻力和能耗。
除雾器对粒径≥3~5μm的雾沫具有高达98%-99.8%的捕集效率,同时气体通过除雾器的压力降很小,只有250-500Pa,这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在脱硫后的烟气流经除雾器时,烟气被快速改变方向,利用离心力和惯性使雾滴撞击并被捕集在叶片上,雾滴汇集后因重力作用下落至浆液池内,实现气液分离。
除雾效率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流速过高可能会造成二次带水,降低除雾效率。因此,需要确定一个临界流速,该速度与除雾器结构、系统带水负荷、气流方向、除雾器布置方式等因素有关。
在化工操作中,通常遇到的气体中分散液滴的直径在0.1~5000μm。大于50μm的液滴可以通过重力沉降法分离,5μm以上的液滴可使用惯性碰撞及离心分离法。对于更小的细雾,则需使其聚集形成较大颗粒,或采用纤维过滤器和静电除雾器进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