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桩基施工中,设计标高和贯入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摩擦桩主要依靠摩擦力来承受荷载,因此施工时通常以标高作为控制标准。这里的标高指的是桩顶设计标高,即桩顶应达到的设计高程。这是因为摩擦桩不会打穿到很坚硬的持力层或岩石层,否则它就会转变为端承桩。
贯入度是衡量桩施工过程中锤击作用下桩的下沉速度的一个指标。贯入度定义为锤击桩每10次锤击后进入土层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通常用mm/10击表示。例如,在强风化花岗岩中,使用6.0吨重的锤进行锤击时,最后的贯入度一般在20~50mm/10击之间。这说明了在某些地质条件下,桩的下沉速度会相对缓慢。
而对于端承桩来说,由于桩底的持力层或岩石层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存在高低差的,桩顶标高可能无法完全一致。因此,在端承桩施工中,贯入度往往比标高更为重要。一旦桩底接触到坚硬的岩层,即可停止锤击,即达到预定的贯入度。这时,通过控制贯入度,可以确保桩底有效地嵌入持力层,从而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简而言之,摩擦桩主要依据标高控制,而端承桩则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主要适用于摩擦桩,确保桩顶达到设计位置;贯入度则适用于端承桩,保证桩底能够有效嵌入持力层,达到设计的承载力要求。这两种控制标准的选择和应用,取决于桩的类型以及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