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种蛋的孵化过程中,相对湿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理想的湿度条件能够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从而提高孵化率和雏鸟的质量。
首先,适宜的湿度有助于控制种蛋内水分的平衡蒸发。如果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速度会加快,这可能导致胚胎与蛋壳膜粘连,不仅增加了出壳的难度,还可能降低孵化率,并导致出壳后的雏鸟体重偏低,喙和趾蹼干燥。相反,如果湿度过高,水分的正常蒸发会受到阻碍,影响胚胎的发育速度,使雏鸟出壳时间推迟,出雏率下降,且雏鸟容易出现水肿和健康问题。
因此,孵化过程中应遵循“两头高,中间低”的湿度管理原则。在孵化初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至70%之间;到了中期,湿度应控制在60%;而在孵化后期,湿度则应控制在70%至75%之间。为了在后期保持湿度,可以在蛋壳表面喷洒温水。
在现代孵化设备中,通常采用气体雾化加湿系统来维持适宜的湿度。然而,气压的高低对加湿效果至关重要。过高的气压可能会损坏加湿电磁阀或导致漏气,而过低的气压则会导致雾化效果不佳,进而影响机内湿度的维持。最适宜的气压范围是0.65至0.8兆帕,这有助于实现最佳的加湿效果。
多数孵化机内配备了干湿球温度计或相对湿度计,这些设备能够准确测量孵化机内的湿度,确保湿度控制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