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有一个关键概念,即“秩序敏感期”,她认为人类的能力和智能增长是通过适应环境实现的。这个秩序包括物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每一样物品在环境中都应该有其固定的位置。幼儿天生具有对秩序的追求和爱好,因此,蒙台梭利主张为幼儿提供一个有明确秩序的环境,让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投入,形成良好的秩序习惯。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可以运用蒙氏教育理论,在区域活动中采取一些策略。中国儿童教育网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平台,每天分享教师提供的参考教案和教育资源,帮助老师们轻松备课。
常规是幼儿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日常活动规范化,让幼儿知道何时何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做,如何不做,从而形成一系列自动化动作,减少不必要的紧张。此外,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常规将对幼儿产生长远的影响。
然而,我们发现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们表现出不集中、浮躁、无法持久操作同一件教具,以及乱放教具等问题。传统的常规训练方法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尝试应用蒙氏教育理论,创建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在活动前进行适当的肃静活动,活动中灵活引导,采用多种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建有序环境
蒙台梭利强调活动室中每件物品都应有固定的位置,以满足幼儿对秩序的爱好。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蒙氏教育理论,为幼儿创设了有序的活动区域,并在材料投放上注重丰富性、游戏性、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二、通过肃静活动培养良好常规
蒙台梭利认为,在进行重要活动之前,应该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此,我们采用走线活动和静默练习的原理,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帮助幼儿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巩固良好常规
蒙台梭利博士强调,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在自由与尊重中发展,形成良好常规。在幼儿操作中,教师应成为观察者,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和思维方式,给予思考时间,让幼儿在操作中自我教育。同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灵活运用语言提示、动作暗示、材料调整和行为评价等多种方法。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成功地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活动区中学会了各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