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中国古代,弓箭的最大射程通常在200米左右,而有效射程则在120米以内。这意味着在战斗中,双方弓箭手真正能够有效交火的距离大约在100米左右。
2. 至于单兵弩,虽然史书中记载了各种惊人的数据,但实际上在战斗中,弩通常是以平射的方式使用。根据现存的器物遗迹和图像资料,很难验证实际射程是否能达到三百步或五百步。通常情况下,能够在一百步至一百五六十米的距离上保持射击精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以李应麟的图册为例,双臂弩被认为是中国宋代弩射击的标准姿势。
3. 军事论坛上近期的讨论指出,弩在实战中的射击次数有限,认为交战距离不会超过100米。弩的射击方式更接近于平射而非抛射,这一点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4. 骑射的情况更为复杂。实际上,骑兵在战斗中的集群使用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有的战术是轻甲骑兵在前冲锋并射箭,重甲骑兵在后压阵,这主要是骑兵对付骑兵的战术。另一种战术是重甲骑兵作为先锋,轻甲(或锁子甲)骑兵在后方进行远距离抛射,这主要用于骑兵对付步兵方阵。还有更多复杂的配置方式,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5. 关于射飞禽,传统弓箭确实能够做到。不过,不要高估飞禽的飞行高度,很多肉食性鸟类的实际飞行高度并不高。真正困难的是预测这些鸟类的飞行轨迹,因为中低空的鸟类通常非常灵活。
6. 最后,不要认为150米甚至100米以内的冷兵器交火显得很低效。即使在现代战争中,轻兵器的普遍交火距离也没有超过250米,只是现代武器提高了火力密度和精度。实际上,大量的古代和现代轻兵器战斗都是在50米甚至更近的距离上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