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字长:字长指的是CPU能够一次性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这一参数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以及处理速度。字长的增加通常意味着处理能力的提升。目前常见的微机字长主要有8位、16位和32位。
2. 运算速度: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是指每秒内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以MIPS(每秒百万指令数)为单位进行衡量。
3. 主频:主频,即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主频的高低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4. 内存储器容量:内存储器,也称为主存储器,是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区域。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都存储在这里。内存储器的性能主要通过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来衡量。
5. 外设配置:外设包括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它们扩展了计算机的功能,使得计算机能够与用户及其工作环境交互。
6. CPU主频:CPU是计算机性能的核心组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仅取决于CPU的型号,还取决于它每秒钟能够执行的指令数。随着CPU主频的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也会相应增加。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硬件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等。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包括强大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信息存储能力、高精度和快速处理能力、通用性、易用性以及网络连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