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算速度:
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我们用“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来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同的计算机在执行不同任务时,运算速度可能有所不同。常用的描述方法包括CPU时钟频率(主频)和每秒平均执行的指令数(IPS)等。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兆赫兹,而Pentium III/800的主频为800兆赫兹。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越快。
2. 字长:
字长是指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字长越长,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早期的微型计算机字长通常是8位或16位,而现在的主流计算机大多是32位,甚至64位。
3. 内存储器容量:
内存储器,也称为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都存储在主存中。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和应用软件的丰富,内存容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运行Windows 95或98至少需要16M内存,而Windows XP需要128M以上的内存。
4. 外存储器容量: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硬盘容量越大,计算机可存储的信息和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G至60G,甚至更高。
5. I/O速度:
I/O速度取决于I/O总线的设计,尤其对于高速设备来说,影响十分明显。例如,当前硬盘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0MB/s以上。
6. 显存性能:
显存的性能主要由其容量和带宽决定。容量决定了能缓存的数据量,而带宽则关系到数据交换的速度。
7. 硬盘转速:
硬盘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它直接影响到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是衡量硬盘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8. 主频:
CPU的主频,即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通常以兆赫兹(MHz)为单位。我们常说的某CPU是多少兆赫的,指的就是其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