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故事一:王冕的坚守
在一个元朝末年的村子里,有个叫王冕的少年。他家境贫寒,却聪明勤奋,画画和读书都很有天赋。他不愿结交朋友,也不追求功名利禄。即使县令登门,他也避而不见。后来,他选择隐居山野,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2. 故事二:周进的蜕变
周进是一个教书先生,年至六十仍未能考取秀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贡院触景生情,悲痛欲绝。商人看他可怜,资助他成为监生。随后,他竟考中举人,平步青云。他的故事引发了周围人的羡慕和追捧。
3. 故事三:范进的疯狂
范进因与周进相似的遭遇,在家中备受冷落。他的生活困苦,直到中举后才得以改善。中举的喜讯使他高兴得发了狂,而他的岳父胡屠户的一耳光将他打醒。此后,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 故事四:王惠的贪婪
王惠是南昌知府,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当地特产和案件中的通融之道。他贪婪无度,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为信条。然而,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
5. 故事五:汤奉的残忍
汤奉为了表现自己的清廉,严格执行朝廷的禁令,甚至将一名老活活枷死。然而,按察司却没有处罚他,反而将受害者定性为有罪。
6. 故事六:严致和与严致中的贪婪
严致和是一个吝啬的财主,即使在病重之际,仍挂念着田里的早稻。他吝啬成性,家中虽有米烂粮仓,他却舍不得买一斤猪肉。严致中是他的哥哥,一个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四处讹诈,甚至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
7. 故事七:匡超人的堕落
匡超人本是个朴实敦厚的人,为赡养父母外出谋生。后来,他结识了景兰江和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等手段。他成为八股文的“选家”,吹嘘自己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为了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8. 故事八:王玉辉的冷漠
王玉辉是一个坚守礼教纲常的秀才。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他却劝亲家让女儿殉节。女儿死后,他虽感伤,却也认为“死得好”。
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问题,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