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察翡翠中是否有杂质:在自然界中形成的A货翡翠通常会含有杂质,例如黑色、黄色或灰色的包裹体。而经过处理的B货翡翠杂质较少,因为它们可能被强酸腐蚀掉了。
2. 检查色根的存在:色根是指翡翠中的绿色部分,它应该是自然过渡的,从略深的绿色到较浅的绿色。天然的A货翡翠颜色与底部的配合看起来自然且清晰,而B货翡翠的色根通常较为模糊,颜色分布不自然,可能呈现斑点状或黑点,或者是不规则的绿色块。
3. 评估光泽:A货翡翠通常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相比之下,B货翡翠的光泽较为暗淡,可能呈现出蜡状或树脂状的光泽,且从表面到内部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混浊。
4. 观察表面特征:使用高倍放大镜观察,A货翡翠表面光滑细腻,可以见到不同矿物颗粒因硬度不同而在表面形成的细微凹凸和颗粒交接纹。而B货翡翠表面可能显得杂乱无章,线条弯直不一,呈现出蛛网状或树枝状的沟纹,表面可能因硬度差异而出现橘皮状构造。
5. 检查翠性:翠性是翡翠的一个特征,指的是纤维晶体与斑状晶体的交织结构,可以在表面看到星点状、针状或片状的闪光。虽然翠性是鉴定翡翠真伪的重要标志,但在鉴定A货和B货时,不能仅凭翠性作出判断。通常情况下,A货翡翠的翠性较为明显,而B货翡翠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破坏翠性,使其变得模糊,但若处理程度较轻,翠性仍然可能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