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烯草酮是一种针对大多数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效的茎叶除草剂,对双子叶作物如豆类、油菜和水稻等是安全的。
2. 烯草酮作为选择性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特性,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茎叶处理剂。它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而对双子叶植物是安全的。
3. 该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脂肪酸合成,使植株生长延缓,施药后1-3周植株会褪绿坏死。它适用于多数双子叶作物,包括棉花、花生、大豆、烟草、油菜等,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4. 最佳施药时期是在一年生杂草3-5叶期,多年生杂草分蘖后。使用剂量为每公顷24%乳油408-600毫升对水300L,进行茎叶喷雾。
5. 施用烯草酮的适期非常关键。处于4~5叶期的杂草在施药后3天叶片会明显黄化,7天时心叶容易抽出,基部变黑。而3叶期以下和5叶期以上的杂草分别在5天和7天开始见效,但前者的效果在21天后几乎不明显,后者叶片黄化现象明显。
6. 草龄过大可能导致抗药性增加,防治困难;而杂草在3叶期前,叶片直立,心叶暴露少,着药量较少,且部分杂草还未出土,因此烯草酮对它们没有芽前封杀作用。
7. 在草龄3~5叶期且生长旺盛时施药效果最佳,因为此时药剂易于喷洒到杂草叶面,杂草吸收传导速度快,一次用药可有效防除大部分禾本科杂草。
8. 气候条件会影响药效。杂草通过叶面的气孔和角质层吸收药剂,干旱、高温、低温等条件下气孔关闭,角质层加厚,不利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应选择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夏季早晚或冬季晴天中午进行喷药。
9. 在高温条件下(如35℃),杂草气孔关闭导致吸收缓慢,加上喷到叶面的药剂很快被蒸发,药效可能不佳。例如,在河北夏大豆田试验中,高温下按常规药量喷药后7天,只有前茬小麦的麦苗出现叶尖枯黄现象。而当气温降低到26℃时,喷药后的效果就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