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20多年的工厂实践,钾/钠变质剂在工具钢、模具钢、低合金钢、优质碳素钢、球墨铸铁和灰口铸铁中的应用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我国球墨铸铁产量巨大,超过500万吨/年,但质量仍有提升空间。问题主要在于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均匀性不足、疲劳强度不高、表面存在疏松现象以及能耗过大。
钾/钠变质剂在球墨铸铁中的应用可以解决疲劳强度问题。传统上,球铁加工后的表面“疏松”被误认为是缩松,人们尝试通过使用冷铁和加芯子来解决,但实际上这些措施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钾/钠变质剂的使用可以消除这种“疏松”,提高疲劳强度。此外,钾/钠变质剂还能有效防止球铁出现白口,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
在风力发电行业的铸件制造中,钾/钠变质剂也有显著作用。它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冲击韧性,满足低温要求,同时降低磷和硅的含量。使用钾/钠变质剂后,球墨铸铁的冲击韧性可以达到16-18J,远超要求的12J。
球墨铸铁管的生产也是钾/钠变质剂应用的一个领域。它改变了铸件的凝固特性,减少了收缩,使得铸态可直接制成管状,避免了额外的退火工序,从而节省了能源。
在钢铁生产中,钾/钠变质剂的应用可以使得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标准,省去了多个耗能工序,减少了合金使用,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钾/钠变质剂通常以0.1-0.3%的比例加入,大多数情况下使用0.2%。考虑到烧损和型内损失,残留的钾/钠含量不超过1PPM。实际上,这个量还可以更少。过量的钾/钠变质剂会影响铸件质量,因此需要谨慎控制。
钾/钠变质剂的使用降低了铸件成本,允许更多地使用废钢,减少硅铁的使用,同时减少收缩,提高出品率。在处理薄壁高强灰口铁铸件时,钾/钠变质剂尤为有效。在配料时,可以使用50%的废钢和剩余的回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