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双脚由26块骨头组成,包含三个主要的足弓:内足弓、外足弓和横足弓。这些足弓的形状主要由韧带、足底筋膜、肌肉和骨骼结构维持。足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能量转换。在行走时,足弓会压缩并拉紧,在这个过程中,足弓吸收部分体重和步行时的能量。随后,当脚跟离开地面,这些能量会转化为推动身体前进的动力,类似于射箭时拉弓和放弓的原理。因此,扁平足的人由于足弓缺乏弹性,肌肉在推动身体时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这是肌肉疲劳的一个原因。
1. 后跟着地:在正常的步态中,脚跟的外侧是最先接触地面的部位,因此,脚底的压力也主要集中在这里,这也是鞋子后跟外侧容易磨损的原因之一。
2. 全足着地:随后,整个脚底与地面接触,为了减轻体重带来的压力,足弓会轻微下降,起到吸震的作用。此时,应变能量储存在脚底,脚底的压力从中足外侧开始,逐渐向内移动。
3. 后跟离地:此时,身体向前推进,脚部的踝关节会紧锁,使足部变得更加坚固,以辅助身体的前进。在全足着地时储存的应变能量在此时释放,帮助推动身体。脚底的压力转移到第一跖骨和拇趾的位置。
4. 摇摆期:整个脚部离开地面,向前摆动,为下一步的后跟着地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