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评级是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等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评级机构如贝氏、惠誉、穆迪和标准普尔为保险公司提供信用评估,帮助保险公司和客户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及服务。评级依据包括公司的资产负债实力、运营业绩、业务概况等,旨在为市场完善、监管辅助、促进公平竞争提供支持。评级结果通常分为多个等级,从A++到D不等,分别表示偿付能力的强弱。
贝氏成立于1899年,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全国保险专员协会指定的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贝氏评级主要基于保险公司年度报告,通过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来评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盈利能力、资产和准备金的充足性、母公司的支持和管理能力、目标和战略等。贝氏评级共有16个等级,从优至劣依次排列。
惠誉成立于1914年,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定的全国公认的统计评级机构。惠誉通过定性分析(如管理层访谈、行业、专家意见)与定量分析(财务和部分指标预测)相结合,评估保险公司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与意愿,以及未来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的大小。惠誉的长期信用评级由“AAA”至“D”表示,反映偿付能力的强弱。短期评级则反映未来12个月内潜在的违约水平。
穆迪始于1909年,由John Moody开创了资信评级的先河,首次将资信评级引入证券市场。穆迪评估保险公司时,侧重于财务状况和业务状况,分析业务基础,包括财务因素、特许经营价值、管理和组织结构,以评估保险公司按时支付理赔和保险责任的能力。穆迪评级体系对当前财务实力、索赔能力及应对未来财务困难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标准普尔的历史可追溯至1860年,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和债券评级。标准普尔对保险公司的财务实力进行评级,使用“理赔能力等级”作为评估标准,考察保险公司的资本是否足以承担长期/短期保单责任。标准普尔的评级体系分为长期信用评级和短期信用评级,长期信用评级中“AAA”至“BBB”表示保险人的资本实力与所承担的保单责任相符合,具有偿付能力,而“BB”至“CC”则表示资本实力处于脆弱状态,难以承受经济恶化及承保条件的变化。
美国所有保险公司至少由一家独立的人寿保险评级机构评级,这一做法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国内接受过本土评级机构评级的保险公司相对较少,由于企业公开财务信息等资料未能达到国际评级机构的最低要求,获得国际评级机构评级较为困难。因此,保险作为一项长期投资,选择评级靠前的公司能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对于更多问题,可随时咨询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