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网10月14日电(刁云娇) 记者14日从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8%。其中,出口12.48万亿元,增长5.2%;进口10.43万亿元,下降0.1%;贸易顺差2.05万亿元,扩大44.2%。9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8万亿元人民币,下降3.3%。其中,出口1.53万亿元,下降0.7%;进口1.25万亿元,下降6.2%。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强调,总的看,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运行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一般贸易主导作用更加显著,市场开拓效果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外贸活力不断增强,区域外贸格局更趋优化,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步增长,原油、煤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猪肉、牛肉等进口量增幅较大。
具体来说,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升,占出口总值的59.6%,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进口占比57.7%,提高1.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活跃,成为拉动整体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占外贸总值的42.3%,较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外贸主导地位,中西部地区则增长较快,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此外,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步增长,机电产品出口8.3万亿元,增长4.9%,占出口总值的66.5%,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8万亿元,增长3.7%,占出口总值的30.3%,反映了我国在高端制造和传统制造业的双轮驱动下,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原油、煤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猪肉、牛肉等农产品进口量增幅较大,进口结构更加多元化,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内供应,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编辑: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