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亚马逊对中国卖家的“潮汐”审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本地企业通过独立站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具体措施包括:对于符合条件的优秀独立站项目,政府将给予200万元的补贴,每个企业申请的独立站数量上限为2个。
独立站与亚马逊平台各有优势,亚马逊平台虽然拥有庞大的流量,但其规则限制和恶意约束给中国卖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独立站则不受制于平台规则,但其流量来源主要依赖SEO和本地社交媒体,这些依然离不开美国市场的支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身于中国跨境电商业务。部分中国卖家因未严格遵守亚马逊规则,导致其被平台封号,但这背后也反映了规则本身的清晰度和公平性问题。同时,亚马逊也存在选择性执法的情况,使得中国卖家处于不利地位。
一些在中国亚马逊平台表现良好的商家也面临着“潮汐”现象的挑战。在中美全面竞争的大背景下,亚马逊是否越来越对中国企业不友好?亚马逊的一些规则显然是针对中国卖家制定的,规则不断变化更新,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最终导致卖家在平台上的处境艰难。
对于中国卖家转向独立站,独立站的流量来源主要是SEO和本地社交媒体,但这些依然依赖于Google、Facebook、Instagram等美国市场。当卖家感到不满时,亚马逊仍可能随时切断其流量。
200万元的补贴虽然可以解决中小卖家的燃眉之急,但对于大型卖家来说,未来的挑战依然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化,跨境电商业务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我们经济地位的跨境电商平台,如中国制造网站、阿里巴巴国际站等。
然而,阿里巴巴的声誉也在近年来有所下降,卖家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才能获得流量,否则几乎没有曝光机会。据报道,阿里巴巴孵化的一些项目甚至与卖家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喜欢可以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