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于日本清酒诗句
关于日本清酒的诗句,有多种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例子:
-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2、《对酒》清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 3、《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 4、《清明日对酒》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5、《拟醉》唐朝:元稹
九月闲宵初向火,一尊清酒始行杯。
送人千里,终须一别,但使心如金钿坚。
2. 关于清酒的诗句
清酒在诗歌中常被提及,以下是几个例子:
- 《行路难》(唐代李白作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题酒瓮呈梦得》(唐代白居易作品)
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唐代李白作品)
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
3. 含有浊酒清酒神仙的诗句
李白的《行路难》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句,写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金樽、玉盘,说明饮食器具的精美,“珍羞”说明菜肴也很珍贵。这样的宴席上,酒一定是上好的清酒,所以才能“斗十千”。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腊酒浑”,一个“浑”字,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朴素和实在。
4. 日本清酒的历史
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朝鲜古国百济与中国常有来往,并成为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的桥梁。因此,中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酿酒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公元14世纪,日本的酿酒技术已日臻成熟,人们用传统的清酒酿造法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这就是闻名的“僧侣酒”,其中尤其是奈良地区所产的最负盛名。后来,“僧侣酒‘”遭到荒废,酿酒中心转移到了以伊丹、神户、西宫为主的“摄泉十二乡”。明治后期开始,又从“摄泉十二乡”转移到以神户与西宫构成的“滩五乡”。滩五乡从明治后期至今一直保留着"日本第一酒乡"的地位。
日本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有这么一说,每年成人节(元月15日),日本年满20周岁的男男女女都穿上华丽庄重的服饰,所谓男着吴服,女穿和服,与三五同龄好友共赴神社祭拜,然后饮上一杯淡淡的清酒(据日本法律规定不到成年不能饮酒),在神社前合照一张饮酒的照片。此节日的程序一直延至今日不改,由此可见清酒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5. 喝酒的诗句诗词:形容喝酒的伤感诗句有哪颂滚些
喝酒的诗句诗词中,有形容喝酒的伤感诗句,以下是一些例子:
- 一杯一杯再一杯。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一斗合自然。
-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6. 关于日本清酒的论文
日本清酒的历史发展有以下介绍:
目前,日本清酒多不以杉樽包装,而采用瓶或杯式包装。容量有300mL、330ml、540ml、700ml、720mL、1800ml等多种,也有采用3.6L、5.4L、9L、18L、36L及72L等各类容器包装的。但市场上1800mL的瓶装酒占90%以上,如白鹤、松竹梅、月桂冠等清酒,大多采用1800mL的瓶装;泽之鹤、瑞兆大吟酿,也为1800mL瓶装酒,并用草编织物包住。
松竹梅、日本盛也有用300ml玻璃瓶包装的;白雪牌清酒也有用750mL及300mL白瓷瓶包装的,并附带白瓷杯。部分高档720ml的绿瓶包装,球肚形有两小块平面作贴标用;樱正宗清酒有用瓶身矮扁的平底瓶包装的,其瓶身不平的两面呈弧形,容量为720ml;秀兰牌清酒的瓶子更为独特,其瓶底的大半部呈斜面,置于桌上时酒瓶稍斜而立;大关牌清酒的小包装为300mL的玻璃杯,带螺扣的盖内面有小标签,可从上面透视,杯上标签正面的内容与一般标签相似,但其反面有风景画,由于酒液清澈如水,故在杯的另一面可看清画面,这种包装适于旅行,或在宴会上将杯子兼作酒杯使用。
特级瓶装清酒多用高分子等材料的内塞,外加有螺扣的金属帽盖,瓶酒装入带尼龙绳的手提式纸盒内,有些纸盒呈黑色。采用坛式包装的清酒,外面用草帘包住,并用草绳捆扎牢固,既携带方便,又十分美观。坛的下方有倒酒用的开口。
清酒的保藏清酒是一种谷物原汁酒,因此不宜久藏。清酒很容易受日光的影响。白色瓶装清酒在日光下直射3小时,其颜色会加深3~5倍。即使库内散光,长时间的照射影响也很大。所以,应尽可能避光保存,酒库内保持洁净、干爽,同时,要求低温(10~12℃)贮存,贮存期通常为半年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