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有必要申明下,我并非一年只吃 Soylent,而是在一年内不定时地以 Soylent 代替正餐。
查看之前的订单记录,一年内大概吃掉了三箱 Powder、七箱半的 Drink,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 Bar,根据官方的算法,这大概等同于 195 顿正餐的份量。
介绍
Soylent 这个名字来源于 1966 年科幻小说《Make Room! Make Room!》,为大众所知的是根据其改编的反乌托邦科幻电影《超世纪谍杀案》(Soylent Green)。小说描绘了一个由于全球变暖和人口过剩而导致资源枯竭的未来世界:蔬菜和水果变得极为昂贵,人们依靠以大豆(soy)和扁豆(lentil)制成的 Soylent 饼干度日。
首次接触 Soylent 是在 2015 年的地铁上,当时《IT 公论》的 @不鸟万如一 讲述了他一周只吃 Soylent 导致血糖不足而摔破头的故事。那时的 Soylent 还只有粉末状的,叫做 Powder v1.4。这种在实体产品中标注版本号并且把说明书叫做 Release Note 的做法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随后,我了解到 Soylent 的发明过程,创始人 Rob Rhinehart 是一名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他发明了 Soylent,旨在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并减少食物开支,从而专注于项目发展。
Rob 开始了自己的身体 hack,假设我们的身体不需要食物本身,而只是需要它们所含有的化学元素。通过研究营养生物学和收集人体必须营养成分,他编制了一份清单并购买了相应的粉末和药丸。将它们混合并倒入搅拌机加水搅拌后,Soylent 就此诞生。一个月后,Rob 以 Soylent 为食,并完整地记录了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他的实验结果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初体验
我第一次尝试 Soylent 是 Powder v1.5,七袋粉末装,附送了一壶、一勺。口感和味道都还不错,没有做 XX Days Without Food 的挑战。然而,尝试过 Soylent 的人普遍认为,在结束挑战后,吃到「真正的食物」的一刻,感觉自己焕如新生。2014 年科技媒体 The Verge 的记者 Chris Ziegler 在尝试一个月只吃 Soylent Powder 后,以一颗苹果结束挑战,并表示这颗苹果前所未有的好吃。
各口味体验
POWDER V1.7、DRINK - ORIGINAL、COFFIEST、BAR、DRINK - CACAO 和 DRINK - NECTAR 分别是 Soylent 的不同口味,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无论是原味还是带有咖啡或巧克力风味的产品,都以方便快捷和均衡营养为特色。
彩蛋尾巴
代餐食物为忙碌或特殊环境下的饮食提供了便利,但不应完全取代健康、多样化的饮食习惯。生活中平凡而无需追求效率的那一部分才是最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