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发展过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1-04 01:47:49
中国水利发展过程
2.中国战国时著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筑渠(韩水)三百里,号称“郑国渠”。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尽管秦王最初怀疑郑国的动机,但郑国的辩解使秦王改变了主意,认为这个工程对秦国长远有益,因此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完工后,全长300里的灌渠从枣颂正谷口引泾水至栎阳的渭水,灌溉关中农田四万余顷,使关中地区成为富饶的沃野,即便在凶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导读2.中国战国时著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筑渠(韩水)三百里,号称“郑国渠”。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尽管秦王最初怀疑郑国的动机,但郑国的辩解使秦王改变了主意,认为这个工程对秦国长远有益,因此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完工后,全长300里的灌渠从枣颂正谷口引泾水至栎阳的渭水,灌溉关中农田四万余顷,使关中地区成为富饶的沃野,即便在凶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1.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处。普遍认为都江堰是由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西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年多来都江堰一直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2. 中国战国时著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筑渠(韩水)三百里,号称“郑国渠”。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尽管秦王最初怀疑郑国的动机,但郑国的辩解使秦王改变了主意,认为这个工程对秦国长远有益,因此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完工后,全长300里的灌渠从枣颂正谷口引泾水至栎阳的渭水,灌溉关中农田四万余顷,使关中地区成为富饶的沃野,即便在凶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3. 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开凿于秦代,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自古以来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1988年,灵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中国水利发展过程
2.中国战国时著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筑渠(韩水)三百里,号称“郑国渠”。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尽管秦王最初怀疑郑国的动机,但郑国的辩解使秦王改变了主意,认为这个工程对秦国长远有益,因此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完工后,全长300里的灌渠从枣颂正谷口引泾水至栎阳的渭水,灌溉关中农田四万余顷,使关中地区成为富饶的沃野,即便在凶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