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1-02 11:41:16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大目标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人们能够明明德,即明白和弘扬高尚的品德,亲民,即亲近人民、关心社会,止于至善,即达到最高的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导读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大目标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人们能够明明德,即明白和弘扬高尚的品德,亲民,即亲近人民、关心社会,止于至善,即达到最高的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大目标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人们能够明明德,即明白和弘扬高尚的品德,亲民,即亲近人民、关心社会,止于至善,即达到最高的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大目标出自《礼记·大学》,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人们能够明明德,即明白和弘扬高尚的品德,亲民,即亲近人民、关心社会,止于至善,即达到最高的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