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黄州之创制东坡肉
苏轼在黄州任职期间,观察到当地居民对猪肉兴趣缺缺,导致猪肉价格低廉。于是,他创造了独特的烹饪方法,将猪肉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少量水,以柴火慢炖,直至肉自然熟透。这种烹饪艺术使猪肉变得肥而不腻,味道极佳。后世将这种菜肴命名为“东坡肉”,蜂蜜的运用是其中的关键,它使得腌制后的肉块更加香甜。经过这一创新,黄州的猪肉顿时变得抢手起来。
二、惠州之羊蝎子发轫
随后,苏轼被贬至惠州,当时的岭南地区尚未开发。他没有因环境艰苦而沮丧,反而如鱼得水,享受当地的荔枝。在那里,苏轼利用人们不太重视的羊脊椎骨,创造出了烤羊蝎子的吃法。由于当时惠州偏僻且贫穷,羊肉作为军用物资相对珍贵,普通人不常能品尝。苏轼选择不与权贵争抢,而是购买被剩下的羊骨头回家研究。他将羊骨头与调料一同水煮,汤品鲜美。然后,他将羊脊椎骨取出,浇上黄酒,在火上烤熟,挑选中间的肉来食用。这种变废为宝的烹饪技巧,使得原本不受重视的羊骨头变成了美味佳肴。
苏轼的一生充满流放与挑战,他经历了两次妻子的离世,爱妾朝云的病逝,生活打击不断。然而,他乐观豁达的性格让他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现美食,享受生活。他的饮食习惯与写作相结合,留下了千古传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