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用建筑的寿命通常不超过70年,这一寿命与建筑设计、使用状况及结构本身相关。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其寿命取决于这两种材料中最短的那一个。
3. 混凝土主要由骨料(如石头)、沙子和水泥构成。骨料含量约占80%,沙子和水泥各占约20%。在这20%的成分中,水泥和沙子各占一半。
4. 混凝土抗压不抗拉,加入钢筋后,可在混凝土中承担拉应力,从而增加其坚固性和韧性。
5. 钢筋混凝土的自然寿命非常长,因其成分均为无机材料,没有分子链断裂的问题。
6. 外部因素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如结构和使用情况。
7. 德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防空塔,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建筑在战后仍完好无损,展示了其长久的使用寿命。
8. 混凝土建筑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裂纹,从而引发应力集中和腐蚀性物质的渗透。
9. 三峡大坝这样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冷却和冰水掺入等措施,以防止裂纹的产生。
10. 水坝的混凝土结构与房屋梁不同,它始终受到水的向下推力,不会产生周期性荷载。
11. 拱坝和重力坝是水坝的两种主要类型。拱坝依靠山体的稳定来传递水推力,而重力坝则依靠自身重量和基础摩擦力。
12. 风吹日晒雨淋对混凝土建筑物有风化影响,这与水泥的标号有关。
13. 新安江水库大坝与三峡大坝类似,大部分时间处于水下,水下温度稳定,有助于防止混凝土风化。
14. 水坝的最大问题通常来自于地基的变形,因此需要设置观测装置来监测。
15. 决定混凝土建筑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是否存在周期性荷载、荷载下的变形程度、风化影响程度以及混凝土本身的材料和结构。
16. 厚度超过三米的高标号钢筋混凝土,在抵御自然力方面几乎是无敌的,因此水坝的寿命远超过一般民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