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1-05 12:08:58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至1958年),特征为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2、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至1964年),特征为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3、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至1970年),特征为速度更快(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特征为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导读1、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至1958年),特征为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2、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至1964年),特征为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3、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至1970年),特征为速度更快(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特征为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该设备的发展经历的阶段和各阶段特征如下:1、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至1958年),特征为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至1964年),特征为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至1970年),特征为速度更快(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
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特征为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至1958年),特征为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2、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至1964年),特征为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3、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至1970年),特征为速度更快(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特征为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