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低保户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困难程度分为三个档次:A档、B档和C档。A档低保户每人每月可获得250元补贴,每年总计3000元;B档低保户每人每月可获得200元补贴,每年总计2400元;C档低保户每人每月可获得140元补贴,每年总计1680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可能会因地区差异和家庭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低保分为三个等级,等级越高,获得的补贴越多。评定低保等级时,会考虑家庭人口数量、贫困程度以及地区差异等因素。低保金的发放是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进行,具体金额根据当地低保标准、家庭月均收入以及家庭保障人数来计算。家庭月均收入需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20%。
对于既有农村居民又有城镇居民的家庭,低保的类别将根据家庭成员的主要居住习惯确定,即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家庭可申请农村低保,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家庭可申请城镇低保。
农村特困人员救助政策针对的对象包括: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或者这些法定责任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农村居民。符合条件的持有一、二级残疾等级的肢体、视力残疾人或三级及以上智力、精神残疾人,若为成年人且未婚、未生育或未领养子女,且父母年满60周岁且享受低保,或父母未享受低保但年满70周岁,可以申请特困供养。特困人员可以选择分散供养或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的每人每年可获得6960元,集中供养的每人每年可获得11880元(集中供养三个月后可申请城市特困人员)。
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也可获得救助。困难残疾人每人每月可获得80元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也可获得80元护理补贴。